安溪是中國最大的烏龍茶主產區(qū)、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fā)源地。數百年來,隨著安溪茶葉的誕生和發(fā)展,安溪逐步形成古老獨特、絢麗多姿的茶文化。集歷史、經濟、宗教、民俗、禮儀、飲食、園藝于一堂,融詩詞、歌舞、戲劇等藝術于一體,安溪茶文化已成為安溪文明的象征。
作為安溪茶文化重要一翼的安溪茶文學,始自唐末、五代。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在《清隱堂記》一書中曾作有茶詩多首。清初,安溪鐵觀音被發(fā)現并廣泛傳播后,安溪品茶、詠茶詩風大興。在安溪眾多詠茶或涉及茶的詩詞中,要數清末著名詩人、茶商林鶴年(安溪蘆田人)寫得最多,也寫得最長。他在詩中記述了安溪清代茶業(yè)生產的繁榮景象,以及茶業(yè)與安溪人民生活的密切關系。
周教授說,在茶葉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安溪茶葉品牌的打造與經營,鐵觀音名茶的永續(xù)發(fā)展,安溪茶文化宗教旅游的拓展,都有賴于安溪茶文化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