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群體品種常見的紫色芽葉所制成的綠茶苦澀味明顯。分離測定了茶樹紫色芽葉主要苦澀味特征成分,用苦澀味閾值和苦澀味指數定量評價了各成分的呈味特征。結果表明,茶樹紫色芽葉花青素含量高達1.14%,紫色芽葉中花青素和兒茶素的含量分別是綠色芽葉的57倍和1.13倍,花青素和兒茶素含量較高是其苦澀味較強的主要原因。茶葉苦澀味成分閡值的大小順序為:咖啡堿(0.30)〈花青素(0.40)〈兒茶素(0.80):以苦澀味指數評價成分對紫色芽葉苦澀味實際影響大小順序為:兒茶素(3.32)〉咖啡堿(2.13)〉花青素(0.57)。研究還表明,在紫色芽葉加工綠茶的過程中,添加約0.2%的酪蛋白具有降低苦澀味的作用,可使品質得到改善,使茶湯中多酚類濃度降低19.5%,苦澀味指數由3.70降至2.98,由此提供了一種降低紫色芽葉苦澀味的技術途徑。采用多酚.蛋白復合反應模型,提出了用相對沉淀率(RA)作為酪蛋白對多酚類物質的苦澀味抑制能力的評價指標。
完成機構:[1]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宜賓644003 [2]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四川雅安625014 [3]四川省茶業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四川雅安62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