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普陀洛迦志》記載:“在清光緒間列為貢品”。曾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獲“二等獎”。后經當地山僧和居民精心培植,佛茶以其獨特的風味而更享盛名,新中國成立后,茶園擴展較大,并建立了茶場。70...
典故相傳,唐大中十二年,日本僧人惠萼來中國留學,在朝拜五臺山時得觀音圣像一尊。他準備從明州乘船回國,駛近普陀山東邊的新羅礁時,突然海上出現數百朵鐵蓮花,擋住船的去路,雖經多方努力,鐵蓮花頂住船只,行駛不...
在茶界說起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東白春芽,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為何自1999年起遍獲國際茶博會金獎的白茶在茶圣陸羽的《茶經》里毫無記載,為何在公元1979年林業(yè)工作者在黃浦江源所地之海拔800多米...
江山自古即為名茶產地。江山綠牡丹茶原名“仙霞化龍”。始制于唐代,在宋代元祐年間(1086—1094)已成為“色、香、味”俱佳的“三絕”珍茗。被大文豪蘇東坡稱為“奇茗極精”。明代正德年間,相傳明武宗朱厚...
歷史溯源在茶界說起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太白頂芽,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為何自1999年起遍獲國際茶博會金獎的白茶在茶圣陸羽的《茶經》里毫無記載,為何在公元1979年林業(yè)工作者在黃浦江源所地之海拔...
歷史淵源日鑄茶始盛于北宋,歷代多有文人為之賦詩寫文。最早有歐陽修稱“兩浙之茶,日鑄第一”,又有陸游“囊中日鑄傳天下”之句等等,不可勝數。康熙下江南嘗日鑄茶,喜之,為貢茶。尤需一提的是,宋代浙江炒青茶...
江山市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是浙江省西南門戶和錢江源頭之一,東毗遂昌,南鄰福建浦城,西接江西玉山、廣豐,北連衢州市常山、衢江、柯城,素有“東南鎖鑰、入閩咽喉”之稱。史有“操七閩之關鍵,鞏兩浙之樊籬”之...
分布范圍太白頂芽因產于東陽最高峰---海拔1193.6米的東白山,故名。據古籍記載,東白茶在唐代即聞名于世,至明代則列為貢品。東白茶有東白毛尖、太白頂芽、東白頂芽三個不同名號。它們的共同特色是:芽葉肥...
天目山區(qū)產茶歷史悠久,是我國的古老茶區(qū)之一。唐代陸羽《茶經》記載:“杭州,臨安、于潛二縣生天目山,與舒州同。”至明代,有茶人著書將天目青頂與龍井茶等六個茶品同列為佳品。據明萬歷年間的《臨安縣志》...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開化龍頂茶的傳說,最有影響的當屬劉伯溫“求茶問路”的傳說。相傳,朱無璋的軍隊大戰(zhàn)陳友諒,兵敗九江,揮師入浙,翻越馬金嶺,途徑大龍山,已是人困馬乏。在大龍山,劉伯溫喝了一位老丈采制于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