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藏有時大彬制紫砂提梁壺一件。壺通高20.5 厘米,橫寬19.1厘米,壺體身高10.5厘米,腹寬15.9厘米,口徑9.5厘米。壺身圓
紫砂茶具上書畫篆刻與紫砂藝術的結合,是其他器皿不 可相比的。字隨壺傳,壺隨字貴,的確如此。有史以來,包括李白那樣的文人墨
陶瓷器具上的款識,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無論是陜西 出土的仰韶文化類型的陶器還是浙江出土的良渚文化類型的陶器上,或是青海、
泡茶最好的茶具非紫砂壺莫屬。市場上購買紫砂壺時候我們需要根據什么來判斷其優質的呢?小編就簡單說說鑒別紫砂壺的一兩個標準吧
北方飲茶的普及,是唐朝茶業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據《封氏聞 見記》載,唐朝初期,茶在北方還不多飲,開元(713-741年)中,泰山靈
已經說不清是第幾次踏進少林山門了,迎面而來的依然是那棵碩大無比的銀杏樹,相傳有著上千年的歷史。盡管尚未到抽枝拔葉的季節,
紫砂壺的審美,是需要很多很多的基礎因素來決定的,總體的效果美,只是一種埋藏在骨子里的國人固有的大眾審美觀,是一種無概念意
紫砂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用紫砂壺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堕L物志》說它
制壺先煉泥,就像蒸饅頭先要和面一樣,面粉要好,和的要好,發酵(陳腐)要好,然后再經大師點化加持,才會出一個好饅頭煉制好的泥
大彬六方為明朝明工時大彬經典作品,壺嘴彎而修長,壺把優雅而圈,皆為方圓結合,壺蓋與壺口為圓形,而身桶為六方,可謂方中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