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雖然茶位列最末,也足以說明它在世人生活中,是占有相當重要位置的。因其清香怡人,不僅可提神醒腦,還有助益文思的功效,故茶深得我心。
茶廠為新茶上市造勢宣傳,正在舉辦茶王評選比賽。看家中茶罐差不多要空了,尋思著何不去湊個熱鬧開開眼界,再順便購些茶葉。但對我這種業余“茶手”來說,怎樣識別質優價廉的新茶,確是件棘手的事情,為避免上無謂之當,我決定找位頗有名氣的高人咨詢。他說品茶關鍵在于心,但其中奧妙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另價錢可不用考慮。我說你出錢的話,價格我一定不會考慮。高人語塞,良久,道:“一觀其色,二聞其香,三品其味。”好像這只是普通常識,算不上是什么經驗啊。
沏上杯剛買回來的新茶,正沉醉其氤氳郁香,忽聽有人擂門若鼓,原是高人前來賜教。忙取杯撮茶也給高人沏了,欲與之共享新茶的愉悅,卻聽得一聲嘆息:“香茗宜品不宜飲。”叫板了!我趕緊放下手中活計,洗耳恭聽。高人皺著眉頭吸了一口茶,說道:“人、器、茶必三者互動。首先找間茶樓,待茶博士擺上紫砂茶具,燃上酒精爐,燒開礦泉水,頭道茶要倒掉,那叫洗茶。接下來,再‘鳳凰三點頭、蘇秦背劍式’的沖沏……關鍵還在于‘品茶不燙嘴,不如喝涼水’等等。”我直聽得云里霧里,想提問又怕擾了興致對高人不恭,只好如小雞啄米似的不住點頭,到底也沒記住幾成。但當聽到“綠茶雅、花茶俗”時,不禁火大,幾欲拍案而起:半斤花茶耗去我百多大元,還只落下個俗人稱謂!于是,虛心請教“茶”字何解?高人頓首抓耳,半晌無話。
其實,喝茶就是喝茶,與高雅低俗無干。若硬要說茶超凡脫塵,那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女婿歐陽倫,在奉命出使西域時,就因私下帶了批茶葉,被朱元璋下令處死,還聽說方臘起義也是由茶商挑起的,說明這茶同樣沾有一絲血腥。再者,那茶市熙熙攘攘人流如織,購者若云卻都是市井百姓,從未見有長衫飄逸仙風道骨之士。茶,字面上看是草木中間有個人。坐在水邊涼亭、濃綠蔭下,沏杯茶捧本書,或與聊友清談,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庶民茶道才彰顯自然靈性,才有著簡約樸實之美。淺品也好,深飲也罷,隨性隨情,個中味道,哪里是在茶樓可以領略得到的?
喝茶如此,人生亦如此,若刻意追求某些表象,且執著過了頭,反扔了最根本質樸,是為矯情;能做到隨遇而安中潛著豁達積極,隨興所致中孕著積極樂觀,大雅大俗中透著淡泊,才是睿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