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神秘的西南地區,橫斷山脈的險山惡水之間,盤旋著一條被原始森林和現代化柏油馬路覆蓋的千年古道,它無聲地講述了千百年來茶葉入藏的故事,這就是世界上地勢最高、路程最遠的文化傳播要道――茶馬古道。茶馬互市遺址...
在中國大西南的險山惡水和原野叢林之間,綿延著一條神秘的古道,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條道路上默默行走,悠遠的馬鈴聲,串起了山谷、平壩和村寨,也串起了眾多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如今,古道石板上的馬蹄印仍歷歷在目,跨越...
位于西雙版納地區的古“六大茶山”,三國前就有茶樹種植,三國之后,茶就作為商品外對貿易,晉時逐漸發展,唐、宋已形成茶葉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間被劃作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域。清朝中葉,古“六大茶山”鼎盛,產品遠銷四川、西藏、南...
花卷茶又名“百兩茶”,后來相繼產生“千兩茶”“十兩茶”“五百兩茶”“三百兩茶”等規格,主要是為了方便運輸,最近湖南益陽又制作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花卷茶5千兩茶以慶北京奧運。以前花卷茶是不能發“金花”的,“金花”...
明朝統治者用茶來易馬,叫官茶易馬,因四川產量不夠,后擴大到用湖南黑茶來易馬。于是,湖南安化地區率先仿制黑茶,所以湖南的茶也叫“湖茶”。不但產量大,價格便宜,而且味道甘爽醇厚,深受西北邊疆少數民族的喜愛,使北路邊銷市場...
以前陜西商人來湖南采購黑茶,為了運輸方便,把茶葉踩捆成包,踩成小圓柱,每柱約100兩,故稱“百兩茶”。后來晉商在“百兩茶”的基礎上選較佳材料,增加重量,用棕與篾捆壓而成花卷,圓柱長5尺(166.5公分),周圓1.7尺(56公分)。每支凈重10...
青磚茶主要產于湖北的咸寧地區,現已發展到湖南等地,湖南青磚茶生產,集中于益陽、臨湘等地。已有一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它以老青茶為原料,經壓制而成。青磚茶的壓制分三四面、二面和里茶三個部分。其中三四面,即面層部分質...
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黑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安化縣千兩茶制作技藝、湖南益陽市茯磚茶制作技藝及云南邊茶制作技藝。千兩...
湖南白沙溪千兩茶重:36.25千克或3.625千克.千兩茶是20世紀50年代絕產的傳統工藝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場的征購,這一原產地在安化山區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紀之初璧現,并風靡廣東及東南亞市場。其聲譽之盛,已不亞于當今大行其道...
花磚茶的加工方法是用湖南安化高家溪和馬安溪的優質黑毛茶作原料。“花磚”的名稱由來,一是由卷形改磚形,二是磚面四邊有花紋,以示與其它磚茶的區別,故名“花磚”。“花磚”歷史上叫“花卷”,因一卷茶凈重合老秤1000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