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碗茶詩》
(唐?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這首詩即有道家羽化成仙的浪漫主義情調,又有儒家的治世精神。茶人即使在羽化成仙的意境里,也不忘為民請愿,想的是茶農的辛苦和國家的興衰。當時貢茶使用量之大,讓茶農與督茶都身感疲備,“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所以又有了許多正直的督茶為民請愿,在送去貢茶的同時,也送去了規勸皇帝的詩文,減少了貢茶的數量,也減輕了茶農的負擔。這就是茶人精神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