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生以為與茶無緣。
小時侯在電影里看到過它,是南方的一種植物,估計跟北方的榛柴棵子差不多,一片一片的,沒腰深。
既然是南方的東西,運到北方來,就一定含有不小的運費,用它,不劃算。就地取材,煙,關東煙。自產自銷,實實在在。我17歲開始抽煙,至今40多年的吸煙史。
偶爾也看到人家喝茶,多是書香門第,富貴人家。本來是清亮亮的開水,倒進去再倒出來就便成黃焦焦的"馬尿",喝到嘴里,不香不臭的。
我曾好奇,想嘗嘗它到底有什么魅力。母親說,"喝它干啥,刮腸子。"明白人告訴她,"助消化。"母親更有話在那兒等著:"好不容易吃點東西,巴不得在肚里多存一會兒呢。"
我學抽煙母親沒阻攔,還側面講了抽煙的幾大好處:累了,抽袋煙,解解乏;冷了,抽袋煙暖和暖和;困了,抽袋煙精神精神。
至今想母親的話有一點道理。不是有減肥茶嗎,沒聽說有減肥煙吧。但也有些荒唐,煙哪有那么多功效啊。在母親的慫恿下,我的煙癮大增,一天一盒帶拐彎兒,有人說我的肺子是黑的,雖然沒有做彩超、透視,但我信。為此,在公共場所我不受歡迎,朋友聚會,挨數落,甚至有人跟我打賭,你要是把煙戒了,我請你一頓館子。這也沒動我戒煙的念頭。但我不怨母親,那年頭,靠什么墊饑,靠什么取暖?唉!
后來我認識了一位朋友,也是我的老師。他,不抽煙,愛喝茶,每次到我家,我習慣地遞上一棵煙,他手一揮,我不吸煙。我猛地想起,深感抱歉,急忙跑到小賣店,毫無選擇地胡亂買來一包茶。
朋友走后,一包茶,沏了一點點,放那,廢了。扔掉,白瞎。受母親的影響,勤儉是我的本色。母親當年,掃炕時撿到個藥片都擦一擦填嘴里,何況一包茶呢。
這一包陳茶沒等喝了,朋友又來了。總不能拿陳茶招待客人吧,有了上次的教訓,茶上一個檔次。不懂怕什么,挑貴的買。果然,這會朋友夸我了,我也調侃一句,"胡司令,這會品出點味兒了?"
友誼隨著茶的升級而升級。
朋友很懂茶道,也原意在我面前賣弄,他講茶,我講煙,幾個回和下來,我服了,人家講的在理,得服。人,光犟不行。
從此,我戒了煙,端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