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請喝一杯綿竹茶
“南京的朋友,請喝一杯綿竹茶吧!”昨天,一群操著濃重四川話的茶農出現在南京街頭,他們來自江蘇對口援建四川綿竹市,是災后第一批來江蘇賣茶的綿竹人。他們說,“我們不要捐款,也不要捐物,請多多幫助我們宣傳綿竹茶,重振綿竹茶經濟,拯救綿竹茶文化。”
6000戶綿竹茶農聲聲求助
綿竹是四川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悠久的種茶歷史和豐富的茶文化。茶葉產業,曾經是綿竹人賴以生存的經濟支柱,全市6000多戶、2萬多人口以茶葉種植、生產加工為主要生活來源。去年“5•12”大地震,不但使綿竹茶產業的群眾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還給當地的茶葉生產和銷售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其土門生產基地、尊道鎮、漢旺鎮等鄉鎮的茶葉企業,均被夷為平地。之前蓬勃發展的綿竹茶業面臨存亡之危。
“地震毀了我們的家園,但茶園還在,有茶園,就有希望。”帶隊來寧推銷茶葉的綿竹市茶葉協會會長范銳說,他們在悲痛中收獲茶葉,希望依靠它重新振作。但境內的茶葉生產企業廠房大都坍塌,生產設備、附屬設施、庫存原材料和大批成品盡數被摧毀。他們收獲的優質茶葉,只能靠手工制作。然而,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守著好茶葉,沒人去買,茶葉銷不出去,茶廠不能重建恢復,那些“金枝玉葉”只能等待爛掉的厄運。所以,他們帶著茶農走出來求助。
一個9歲女娃的心愿
在與四川茶農的交流中,記者了解到一個9歲女孩的故事。她的名字叫肖金萍,家住綿竹市土文鎮九頂山。肖金萍祖祖輩輩是茶農,九頂山前山上有他們的茶園,他們一家六口就住在半山腰。5•12地震,肖金萍所在的小學在第一波地震中就毀了,300余名師生,死了200多,她幸免于難。他家所在的那個村子也被毀了,地質再也不適合建房子。一家人只能下山暫住在防震棚里,她在某空降兵團援建的小學里讀書。
但是,重建家園是肖金萍一家的夢想。為此,她的父親在打理好自家茶園的同時,還到別處打工,就是想早日把房子蓋起來。地震之后,肖金萍似乎長大了許多,她經常回家幫助采茶,到處撿磚頭背回家,積攢建筑材料。眼下,他們家全部積蓄就是今年收獲的一批茶葉,據說能賣六七千元。有了這筆錢,他們的房子就能蓋起來。
肖金萍沒能親自來南京賣茶,但她捎來了自己的心愿:“我們不要捐款,也不要捐物,只需要更多的人來買茶,因為這是我們的勞動成果。叔叔阿姨們,如果愿意幫助我們,請喝綿竹茶吧。”
據南京茶都經理吳文生介紹,在綿竹茶葉中,江蘇人最喜歡的還是毛尖、翠柏之類的中低檔綠茶。所以,他們推薦了“趙坡綠劍”、“綠毛峰”、“明前毛尖”等大眾化優質茶葉。這些茶葉價格均比市場價低,希望愛心人士和企業單位買茶獻愛心。(作者:李燦倫)
來源: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