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自去年10月底在日本靜岡參加第四屆茶文化茶科學國際大會(ICOS)以來已有4個多月了,每當安靜之時,回憶起那幾天的所見所聞,依然激動不已,心潮澎湃。
ICOS自2001年第一屆開始,每一次都匯聚了世界各地的茶人和茶研究者,同時也是世界各地最新茶產品和茶信息的交流平臺。大會在靜岡市藝術文化交流中心Granship大樓召開,大樓的各個樓層分布著各式各樣的茶事活動。一樓會展中心有茶博會、茶具展,還有專設的綠茶會議;二樓和三樓有世界各地茶會演示和互動活動;六樓有以 “茶點革命”為主題的茶席展覽;十樓和十一樓是報告廳和墻報區。整個大樓圍繞著“茶”的主題,耳目所及之處都是鮮活的茶知識,口鼻所及之處都是美味健康的茶產品,這對于學習茶專業多年的我,心里有著說不出來的歡喜,讓我有種"不出百里,看遍世界"的強烈感受。欣喜之余又想到國內茶博會的清冷光景,不覺心里沉重。我們也有豐富的茶資源,多姿的茶文化,先進的茶科學,怎么就沒有贊不絕口的茶博會呢?
我在閑暇去各個樓層參觀,就發現在一樓見到的新產品,比如“光香茶”、“纖體發酵茶”、“低咖啡因茶”、“抗花粉過敏茶”、“茶樹花美容品”等等,在十樓的茶科學交流墻報區都可看到相關基礎研究報道。科研成果與終端產品的相互呼應,科研的致用性可見一斑,頓時感悟到這恰是日本茶產業的強大之處。反思國內這幾年各地茶科研的勢頭也是蒸蒸日上,但研究成果卻未被有效的應用普及。比如,我們了解到茶多酚的保健功效已經幾十年,茶多酚的產品也有一些,但是卻遲遲沒有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再看日本,前幾年有研究報道茶多酚對預防感冒有效,日本政府就提倡學生用茶水漱口,學校免費提供茶水;當有研究報道甲基化EGCG對抵抗花粉過敏癥有效,相關茶產品的宣傳就很快讓大眾知曉,茶產品也被大家接受喜歡;在日本,茶飲料是越苦越受歡迎,這源于大眾對兒茶素的降脂防癌等功效的認知。日本茶飲料的進展正是茶科研致用很好的案例,毋庸置疑,茶與健康知識的普及和認知是促進茶飲料發展的最重要的推動力之一。
有段時間,我在學校里和朋友一起給茶業余愛好者上茶學堂,跟大家聊茶與健康的話題,大家都很感興趣,最后他們反問我,為什么不多做些飲茶與健康的宣傳普及。我們整個社會太缺乏這樣的茶科學知識的科普氛圍。在浙江大學,“茶與健康”的公選課是人滿為患的,可見學生想了解茶的迫切與熱情。我們是不是應該學習下日本,由政府、高校、企業、民間社團聯手來宣傳茶與健康?
靜岡是一個烙上茶字的城市,無所不在的茶味。這個城市不光有香醇的茶葉,味美的茶食,美麗的茶風光,連公園的綠化都選擇了茶樹,街道上會看到櫻桃小丸子形象的茶娘對靜岡茶的宣傳,連靜岡縣政府門口也赫然掛著這次ICOS的大幅宣傳海報。靜岡機場是茶產品最豐富的地方,在機場候機時,有靜岡茶傳播組織專人為旅客免費服務的煎茶道體驗。泡茶師用簡單而流利的英語講解日本煎茶的加工工藝,飲茶的益處,沖泡煎茶的方法,還配以圖文和實際操作利于我們理解,這樣樸實而誠摯的交流,與國內茶館華而不實的茶藝表演有了天壤之別。這讓我想到了杭州,她和靜岡市是姐妹城市,兩者在各方面都有相似之處。靜岡是日本產茶重市,杭州有“中國茶都”之稱,杭州就沒有讓大家感受到如此濃郁的茶都氛圍,杭州機場不妨學習靜岡機場這樣的茶文化宣傳方式,有一片特設天地展示茶,讓過往的國內外旅客感受到杭州的“茶”味。
“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術。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孔子在幾千年前說的話,學不致用枉為學。在我們重視茶文化的推廣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同樣重視茶科學的普及?茶科學和茶文化這兩個同根源于茶的事物,是可以相輔相成,和諧發展的,日本茶產業的發展很好的驗證了這點。筆者作為理科學茶的研究者,備感普及茶科學的“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