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2011年3月22日,龍井茶獲得歐盟地理標志保護注冊。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使龍井茶的產品品質和質量進一步得到保證,也能使其生產加工經營單位的信譽得到更好的維護和保障,進一步擴大市場影響力。此外,相關主管部門還可以通過證明商標更有效地管理國家賦予龍井茶的生產經營系列特權。
而龍井茶能夠獲得如此高的市場認可度和品牌美譽度,也正是由于在原產地保護、生產加工、經營管理上已擁有著一套比較完善的標準體系。
區域連片保護核心品牌突出
記者從浙江省農業廳經濟作物管理局了解到,改革開放后,龍井茶得到很大發展,生產規模從原本的龍井周邊地區擴大到西湖區域,乃至杭州、紹興等地區。
目前龍井茶產地遍布浙江省18個縣市區,覆蓋224個鄉鎮,3488個行政村,種植龍井茶茶農38萬戶,劃成西湖、錢塘、越州三大產區,主要分布在杭州、紹興、金華磐安、東陽、臺州天臺等地。其中,西湖產區是指杭州市西湖龍井茶保護基地168平方公里范圍內生產的茶葉;錢塘產區是指杭州市其它縣市生產的茶葉;越州產區是指紹興曹娥江兩岸為主生產的茶葉。
2008年,上述三大產區龍井茶產量2.2萬噸,產值21億,占該地區總茶葉產量的33%,產值占69%,形成了以杭州、紹興為中心的龍井茶集中產區。
特別指出的是,浙江省和杭州市有關部門也對“龍井茶”核心產區品牌的特別保護也給予了支持,突出保護“西湖龍井”品牌。
品質上乘絕倫加工精致細化
除了對地域范圍有要求外,還需要按照相關工藝要求加工,產品質量只有完全符合標準要求,才能稱為“龍井茶”。
據業內人士介紹,從品質特征上來說,龍井茶必須達到“色翠、香郁、味甘、形美”五大特點,即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澤翠綠;香氣馥郁,清香持久;滋味鮮醇甘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芽葉成朵,勻齊,嫩綠明亮。而生產加工過程中,龍井茶的采摘應分批分次進行,采用提手采摘,不得掐采、捋采、抓采和帶老葉雜物采摘;鮮葉質量要求芽葉完整,色澤鮮綠,勻凈,芽葉大小在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三葉之間,其中特級鮮葉要求一芽一葉初展,芽葉夾角度小,芽長于葉,芽葉勻齊肥壯,芽葉長度不超過2.5厘米;加工器皿應使用傳統炒茶灶、電熱炒茶爐和其他加工機械;加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循“鮮葉攤放、青鍋、攤涼回潮、輝鍋”傳統工藝,其中手工炒制采用“抓、抖、搭、榻、捺、推、扣、甩、磨、壓”的傳統“十大”手法。
地理標志保護搶占高端市場
浙江省農業廳經濟作物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所謂地理標志,是一個地區農業傳統的精髓,通常體現了具有千百年重視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國家的卓越聲譽,因此,具有巨大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吸引力。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説,獲得地理標志認證的產品就是品質過硬的保證,能在相當程度上引導其花錢購買。
其實,從2008年10月1日開始,“龍井茶”就已正式實施地理標志產品的國家標準,從保護范圍、自然環境與生產、運輸儲存、要求、試驗、檢驗等各方面都列出了詳細的規定。特別在龍井茶證明商標的使用上,也有一套非常詳細的管理規定,對使用該標志的企業有著極其嚴格的申請、審核程序和抽查檢驗手段,對違規使用該標志的企業和個人也有著較為詳細的懲罰措施和打擊手段。
此番龍井茶正是在前期嚴格實施地理標志產品國家標準的基礎上獲歐盟地理標志保護注冊,引用業內人士的話說,“等于拿到了歐盟國家的通行證”,也可以享受到歐盟國家高水平的專門保護,這必然會大幅提升龍井茶的國際知名度和品牌美譽度,為下一步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在國際高端市場占據更大份額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