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茶花蒔養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葉片發黃的問題,筆者總結出以下一些原因,供參考。
1.由于山茶花為觀花植物,一些養護者往往只顧著施磷鉀肥,導致植株體內氮素供應不足,其癥狀經常是下部老葉葉面顏色變淺逐漸轉為黃色。解決方法:每月施一次腐熟的豆餅水或使用0.1%的尿素溶液。
2.山茶花為喜酸性土壤的植物,要求pH值在5.5至6.5,如果土壤過堿或缺少鐵、硫等微量元素,就會使植株體內葉綠素不全,以至新葉葉肉發黃、白化,但此時葉脈仍為綠色,稱為缺鐵癥。解決的方法:如果是剛剛發生黃化,可用硫酸亞鐵溶液每2周澆灌一次。如果是黃化比較嚴重,此時植物的根系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應采用噴霧法進行葉面施用比較好。
3.在蒔養過程中,栽培介質水分過多,盆土持續過濕,植株根系長期缺氧,引起葉片發黃脫落。
4.在蒔養過程中,栽培介質過干,在夏季高溫時,如果水分供應不足或不及時,也會引起葉片發黃。
5.山茶花雖為常綠植物,但在4月至5月份長葉期,將會有少量的基葉發黃脫落,此為正常的新陳代謝,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