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產茶園改造的技術措施--更新換種
三、更新換種,調優結構 更新換種就是對品種差,或樹齡太大已無更新復壯意義,或地形雖好,但茶行安排非常不恰當又無法改造調整,或自然環境不適宜發展茶葉生產的低產茶園,進行改植換種或嫁接換種。
1、改植換種。對于自然環境不適宜發展茶葉生產(如海拔低,生產烏龍茶品質難以提高)的低產茶園,可改植市場看好、適合當地生產、效益高的果竹優良品種或其他經濟作物;對于缺昧多,有效樹樁太少,或茶行安排非常、不恰當又無法進行改造調整的低產茶園,可以改植適制性好的高優茶葉品種。改植換種時,要按照新建園的標準要求,重新建好園地,并注意揀凈殘根,根據土壤性狀做好消毒、改良等工作。
2、嫁接換種。對于因品種差,而茶園基礎較好、茶行安排合理,可供嫁接的有效樹樁較多的低產茶園,可以進行嫁接換種。嫁接換種采用劈接法,接后以土代綁固定。一般3~12月均可進行嫁接,3~5月、10~12月為最適時間,以雨后阻天或晴天進行為好,雨天不宜。應選擇無病蟲害的健壯優良品種的接穗,接穗以一芽二葉,下片葉剪去一半,上片葉保全,長2.5厘米為標準,下端削楔形面,削口長1.5厘米左右,削面要光滑理整。先將茶叢根部表土扒開,每叢選直徑1厘米以上樹樁3~5個,離地面3厘米處剪平或踞平,其余樹樁全部在根基部切除,砧木盡量與接穗同時剪、削。在砧木平面上稍偏離圓心垂直向下切一刀(砧木直徑2厘米以上的切2~3刀),把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口處,要求切口一邊的韌皮部相吻合。在接好的茶叢周圍小心鋪上細黃土,鋪至上片葉柄基部全蓋住,再用灑水壺淋濕蓋土后鋪草或狼萁以保持水分,春、晚秋嫁接時密閉搭蓋架高50厘:米以上的農膜,夏、早中秋嫁接的則搭遮光率60%左右的遮陽網。嫁接完成后注意水分管理,保持表土濕潤,及時清除砧木基部抽發的新芽梢,適時揭膜、揭網練苗,細致管理,提高嫁接成活率。茶樹嫁接后,一般2~1年可成園投產,最低產茶園換種的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