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觀:包種茶外觀以條索緊卷縐曲,茶身細嫩形狀稍尖長為佳。而帶有白毫芽心之茶,除供熏制高級花茶之茶胚外,則并非良好包種茶所應(yīng)具備者;干茶色澤則以青翠而帶淡黃色校好,表面有油光,茶條能呈青蛙皮之灰白點顏色尤佳。此系萎雕消水適當(dāng),揉捻良好,焙火得法有以致之。不過包種茶之外觀及色澤,尚因消費市場之不同稍有出入,銷南洋一帶者,形稍肥大色稍淡黃較受歡迎。銷我國華北者,形以細小色稍青翠為佳。
2. 香氣:香氣之強弱是包種茶品質(zhì)好壞主要分別條件,上等包種茶必是芬馥宜人,中下品者,則缺茶之自然清香而具焙人后之熟香。包種茶之香氣不是烏龍茶之天然果香,而是具有幽雅清冽之花香。香氣強盛之茶,一飲茶湯,芬芳撲鼻,滿口含香,使人感覺幽暢爽然。普通之品,若于焙火得法,茶具有如炒栗之熟香,沖而飲之,進口雖無上級茶之香郁刺激,但亦另有一種熟果香味。是以高級包種茶之焙火宜低,微火過烘即可。中下品者則焙火稍高。此種烘熔操作,在包種茶最須講究,亦可看出包種茶之品質(zhì)甚重香氣也。
3. 滋味:包種茶之滋味以春秋二季制造者為佳,此二期制成之茶,泡水進口圓滑甘潤,夏期制成則較苦澀。因包種比較著重香氣,故滋味回味之有無,飲用者不太重視,而在人口之純厚微帶甘味為宜,飲之使人有飄飄欲仙之快感。
4. 水色:包種茶泡水之色,以鮮麗蜜黃色為最上。不宜過淡或過紅。其標準湯色正介于綠茶水色與烏龍茶水色之間。銷南洋者,水包可稍橙黃,銷華北者,則較淡黃,菜綠色或褐色均所不取也。
5. 葉底:包種茶為輕度酦酵茶,茶葉泡后,葉緣鋸齒稍深部份發(fā)酵紅變,能全葉平均葉緣鑲紅邊最佳。葉身中部則以淡綠而稍透明狀者最好。濃綠暗黑者皆不取也。
6. 茶葉成份:包種茶中所含成份,可參閱「烏龍茶品質(zhì)特性」一表,其主要成分對人生理上之作用亦如上述。至于維他命c之含量,據(jù)日人三浦與什村二氏之研究,包種茶1gm中含有1.5mg,其有益于吾人之健康較之飲烏龍茶尤大。
7. 貯藏:包種茶之貯藏其特性同于烏龍茶,但經(jīng)時過久如保藏不善較易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