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到,你愛喝茶嗎?許多人都會說,愛。但是要知道,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并不代表一定懂。所以,很多茶友在買茶喝茶這方面,會存在幾個誤區。
茶葉越新并非就代表越好
每年的春季,許多茶友就趁著這個好時節會多買點新茶走親訪友,嘗嘗鮮。其實茶葉不是越新越好,如果飲用不當,很有可能產生“醉茶”現象。原因是新茶中的多酚類、醛類、醇類含量比較多,容易引起對胃的刺激。
所以,茶友們新買回來的新茶最好不要馬上密封起來,應該打開晾10天—15天,令其多酚類成分充分氧化后再泡飲。
茶葉越老越好,說的是生普
按照我們平時來說,一款普洱茶放得越久品質就越好,收藏價值也越高。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任何一款茶都有其生命周期。如熟普洱茶陳化,即茶多酚已經轉化完畢,那么它即使放得再久,滋味也是不會有多大的改變,甚至可能因儲存的環境變得更差。
而普洱生茶則是放得越久,內含物質就隨著時間的變化,在外形、色澤和湯色等營養成分都會發生改變。當然,前提是保存得當才會越變越好。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茶都越老越好。像紅茶、綠茶這些生命周期比較短的,如果存放時間過長就會變質。
茶葉越嫩越好,要看什么茶
一般來說,新鮮的茶葉中,葉子的營養要大于芽,但是芽比較少,所以顯得尤為珍貴。再者并不是所有的茶都是越嫩越好,像烏龍茶和黑茶。烏龍茶的特點是香氣,只有成熟的茶葉才能更好的搖青,才能產生烏龍茶獨有的香氣。如果用很嫩的鮮葉或者芽制作,香氣不足,口感也是比較淡薄。
茶葉越嫩越好,是相對于綠茶來說。同時,對于有要求的紅茶(如金絲猴,全芽的滇紅)和白茶也以適用。
茶不一定要最貴,但是要最合適
如果您硬要說幾千塊錢的茶一定比幾百塊錢的茶好,那么這的確是事實。但是喝茶主要喝的是一種心境。我們喝茶,講究的是兩點,一是對味,二是對胃。對味即喝適合自己的口味的茶。有的人喜歡喝清淡的茶,有的人則是口味重。對胃,即喝適合自己體質的茶,有的人胃寒,那就不宜多喝綠茶,應該多喝紅茶。
如果你愛喝茶,那么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