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層次復雜、內容豐富,而日本茶道卻自成體系,有其嚴格的程式。但是總的來說都是取茶的清心、靜心、養神、助智等含義,應該說都是健康向上的。有學者認為,日本的茶道于中國的茶道有淵源的關系。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幾點明顯區別:
1、 中國茶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儒、道、佛為一體,三者之間是互相補充的多、相互抵觸的少,從而使中國的茶文化內容非常豐富,從哪個層次、哪個方面江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論來。日本茶道則主要反映中國禪宗思想,當然也融經了日本國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中國人“以茶利禮人”、“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這四條都是通過飲茶貫徹儒家的禮、義、仁、德等道德觀念以及中庸和諧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開申明的“茶禪一位“,吸收了中國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內容,它規勸人們要和平共處,互敬互愛,廉潔樸實、修身養性。
2、 日本茶道程式嚴謹,強調古樸、清寂之美;中國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隨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禪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凈之美是順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規”、“七則”似乎過于拘泥于形式,打躬靜坐,使人是很少能感受到暢快自然的。中國茶文化最初由飲茶上升為精神活動,于道教的追求靜清世界也有很大關系,作為藝術層面的中國茶文化更強調自然美學的精神,于是變成了一種傳統。但是中國茶道沒有儀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無道了,所以一說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 中國茶文化包含社會各個層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備全民文化的內容。中國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階層,其最突出的代表是大小城鎮廣泛興起的茶樓、茶館、茶廳、茶室。民間不同地區更有極為豐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許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眾中亦很有影響,但其社會性、民眾行尚未達到廣泛深入的層面。也就是說,中國的茶道更具有民眾心,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