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德,是歷代茶葉愛好者在飲茶方面的一種較深層次的追求,是一種精神文化的體現。
茶道,則是這種精神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和一定的規范或法則。
在現代生活條件下,應該提倡什么樣的茶德和茶道(現在已有人提出采用茶藝這個提法),中國茶學界和廣大茶葉愛好者,已經和正在進行廣泛而有益的探討。
¤中國茶德¤
中國著名茶學家、浙江農業大學的莊晚芳教授,生前曾多次發表文章,倡導“廉、美、和、敬”的“中國茶德”。他說: 中國茶德,四字守則,四句淺釋. 廉儉育德, 美真康樂, 和誠處世, 敬愛為人。 清茶一杯,推行清廉,勤儉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減少“洋飲”,節約外匯。 清茶一杯,名品為主,共品美味,共賞清香,共敘友情,康樂長壽。 清茶一杯,德重茶禮,和誠相處,做好人際關系。 清茶一杯,敬人愛民,助人為樂。器凈水甘。妥用茶藝,為茶人修養之道。
莊晚芳先生倡導的四字茶德,有它的內在聯系。廉是前提。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是轉變風氣的需要;美是內容。從品味中得到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美好享受,是品茶的真諦;和是目的。以茶為媒介,聯絡感情,調整關系,和衷共濟,和睦相處;敬是條件。敬重對方,實際也是敬重自己。敬重對方,不只要有好的態度,而且要有好的處事方法。在茶藝中,器凈水甘就有敬重對方的意思。莊先生倡導的四字茶德,不僅有助于培育出當代中國式的茶道(或茶藝),也有助于社會風氣的凈化與轉變,理應受到應有的重視。
現代生活下的茶道(或茶藝),即使是“陽春白雪”式的“品”,也沒有必要去模仿那種離群索居的“高人隱士”。也不一定只有“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石枕月侵蕉葉夢,竹爐風軟落花煙”才能品悟出茶的妙理。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