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有數千年的飲茶歷史了。發展至今,品茶已成為一種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表現。而通過飲茶方式(茶道茶藝)、選修課程學習、主題班會、知識競賽、茶文化研討、茶書法繪畫、茶音樂CD.VCD欣賞、茶郵票茶工藝品收集、主題研究性學習、實踐考察等,對學生進行禮法教育和道德修養教育不失為有趣的、有形的,有價值的、有特色的德育方式。
一
中國茶、茶道以及茶道精神,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是現代教育極其重要的道德教育資源。茶文化蘊涵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歷代文人名士早已作了很多精辟的論述。唐《喜園中茶生》曰:“性潔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得與幽人言。”北宋范仲淹在《斗茶歌》中說,“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氨娙酥疂嵛铱汕?,千日之醉我可醒”?!吧躺秸扇诵萑阒?,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范仲俺贊美武夷巖茶為仙茶,系神仙所栽,為天下第一。滋味,勝過甘美無比的醍醐;香氣,勝過馥郁馨香的蘭芷,并以茶的儉樸清淡自比,由此而引用屈原《漁父》詞:“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以申明自己一生為官清正廉明。宋徽宗在《大觀茶論》序中寫道:“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澹閑潔,韻高致靜?!彼J為茶具有“清、和、澹、靜”的美德。并以此引申為社會倫理美學。他接著說:“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推,從事茗飲。天下之士,勵志清白,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以不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清尚也?!?
總之,茶作為大自然的產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鐘靈毓秀,造就優良茶德。茶性儉,苦而后甘,它的儉樸、清淡、和靜、健身的秉性,恰與中國人崇尚先苦后甜,溫和謙遜,寧靜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們的喜愛。而且,由于中國茶道的演化,茶德早已超出了自然的范疇。南宋詩人楊萬里詩云“故人氣味茶樣清,故人風骨茶樣明。”宋大文豪蘇東坡直截了當地說:“從來佳茗似佳人”。將茶人格化、神秘化,把飲茶從解渴的日常層面,上升至精神寄托的高度。茶成了高尚情操的象征,超越了茶葉的經濟的物質的范疇,與中國的哲學、政治、文學、藝術、倫理等領域聯系起來。人們在品茶的同時也品察了人生的趣味,培養了高尚的情操。
由此,挖掘茶德,以此育人,為眾多有識之士所推崇。唐茶圣陸羽在中國第一部講茶葉的《茶經》中說,飲茶“最宜精行修德”,把品茶當作勵志、雅志的一種手段。“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把茶視為凡間純潔的象征,把飲茶視為心之體驗,品茶即是以審美的態度對待人生,以此怡情養性。清癯如茶的鄭板橋“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梢娝嵌嗝粗匾暡柙谒茉烊诵蜗蠓矫娴淖饔谩2栊詢€,茶味清香,茶品高雅,茶中寓“靜”,茶中蘊“和”,中國茶文化貫穿著以和為貴的和合文化。因而品茶不僅可以獲得有益于身體健康的滋潤,而且還會受到以茶為溶劑的文化源泉潛移默化的熏陶,對人們起到提高修養,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此外,茶還有智化功能。品茶出詩文,詩文豐富茶文化。這已綿延了我國古代數千年歷史。在現代,茶葉專家莊晚芳教授不僅把中國茶德概括為:廉、美、和、敬(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而且他也特別提倡,要通過飲茶方式(茶道茶藝),對人們進行禮法教育和道德修養教育。
二
新時期學校開展以茶為主題的各種教育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沈陽市和平一校的實踐證明(材料來自中華茶文化網,這種寓教于樂的教育形式,不僅可行,而且深受學生的歡迎,適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隨著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沈陽小學教學中,開始了包括茶道、“瑜伽”、臺灣文學、中國習俗……等各種各樣有特色的校本教學活動,他們借助課程開發,或以“選修課”的課程形式、或以研究性學習形式開展活動,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
在和平一校,通過征求孩子們的意見,開設了茶文化和“瑜伽”。每到周二,和平一校的孩子們都特別高興,因為這天下午有兩節他們最喜歡的“選修課”。能學到好多爸爸媽媽都不會的東西,孩子們感到好玩極了。
同學們的研究性學習不僅好玩,而且有了結果。當同學們把自己“研究性學習”成果匯報給爸爸媽媽看時,家長們也不得不對他們刮目相看:他們身著傳統的“唐裝”,一出場就給大家施了個傳統的拜年禮,這一亮相,就讓大家眼前一亮。然后,同學們從飲茶的歷史、茶的種植、采制、一直到茶文化的發展,都通過多媒體手段做了詳細的介紹,最后同學們現場進行的茶藝表演更是吸引了所有家長的目光。孩子們對古老的茶文化的了解以及頗為專業的茶藝表演能不讓家長刮目相看嗎?
讓孩子們參與這種傳統文化的研究有什么意義,和平一校的李校長回答了這個問題:“了解現實,體驗社會是素質教育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開展研究性學習正是為孩子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通過研究性學習,孩子們可以獲得研究探索的體驗,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養成科學的態度和科學道德,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P>
三
茶德教育在新時期究竟能培養未成年人那些道德品質呢?依筆者淺見,中國茶道、茶藝中的道德智慧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啟迪未成年人:
1.培養未成年人的愛國主義情懷
茶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凝聚了我們民族的文化精華,能超越雅俗、階層、國界,能集解渴、怡情、社交、修政于一體,茶的文化,不但傳統,而且先進。中國茶,如今已經走向了世界。打中國茶,就是打我們的民族品牌。而越是民族的東西,越是容易被世界接受,越能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我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和榮耀。我們還有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關于茶葉生產的專著。這就是被稱為中國茶圣、茶神的陸羽所寫的《茶經》?!恫杞洝凡贿^七千多字,但已被譯成十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陸羽自成一套茶學、茶藝、茶道思想,把儒、道、佛三教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首創中國茶道精神?!恫杞洝返拿媸罒o疑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志,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這是我們中國人奉獻給世界茶業的一份厚禮。宋人梅堯臣說:“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
此外,茶還是我們民族完整性的最好見證。中華茶藝不是大陸特有的,而是大陸與臺灣共有的。如中華茶藝業聯誼會概括的茶道精神是靜、美;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概括的茶道精神是清、敬、怡、真;陸羽茶藝中心提出的茶道精神是美津、健康、養性、明倫;高雄市茶藝協會概括的茶道精神是中庸、儉德、養氣、品味。無不浸潤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茶藝證明了我們同根同祖,同為一家的歷史事實。
2.培養未成年人的節儉品德,并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茶道主性儉。陸羽在茶經上說:“茶之性儉”。又說:“茶,行優而有儉德者飲之甚宜。”易經卦文也說:“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以祿榮之。”我想,以茶代酒,讓清茶一杯代替觥籌交錯,定能帶來一股清儉之風,以茶的天然本性啟發未成年人,定能培養未成年人養生儉德。
如此,茶道中人從喝茶開始,率先戒絕奢侈,揚棄鋪張浪費、豪華攀比之風,自力更生,則可勤儉持家。公關場合,清茶一杯,以茶代酒,帶來的結果將是,儉能養廉,儉能建國矣。這不僅是古代清官廉政之舉,也是現代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而這必將深刻影響到未成年人,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艱苦樸素,勤儉奮斗的品行。因此,提倡茶為國飲,有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培養未成年人節儉品德的基本內容和重要途徑;是構建品行高雅,人際和諧,人與人之間增進團結,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的重要一課。
3.培養未成年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審美情趣
《中國茶業北京宣言》正式推出的中國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清、靜、雅、和。這是中國傳統的茶道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結合,把時代精神用恰當的形式、完整的形態體現出來,使茶道成為體現時代精神的一種載體。宣揚中國茶道,不僅有助于發揚茶道的“和諧”精神,使人與人之間增進團結,使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而且有助于弘揚茶道的“審美”情趣,為人們帶來精神的享受;培育茶道的“高潔”意境,提高人的風度與品位。同時通過茶道的“求精”精神,培養人的扎實務實品行;發揚“吃‘苦’”精神,使人在苦中尋找人生樂趣;催生“儉樸”精神,讓人矜守儉德,力戒貪奢淫享樂;通過茶道的“專注”精神,使人的意念與事業融為一體??傊?,以清、靜、雅、和的中國茶文化精神陶冶未成年人,對培養他們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審美情趣能起到一般德育無法比擬的作用。
在未成年人中進行茶文化教育,要借助茶藝與茶道的有機結合。茶藝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而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看不見,摸不著,需要人們通過心靈去感受。通過創辦特色茶館、舉辦茶藝培訓班,培育未成年人愛茶、品茶的氛圍等多種形式,傳播藝中之道和道中之藝,實現物質與精神的高度統一。
4.給未成年人啟迪智慧,啟迪人生
借物抒情是中國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而在茶的清香飄逸之中,醉茶賦詩作畫,以此抒發情感者更眾。茶詩、茶聯、茶畫、茶回文、茶謎無不蘊蓄著濃郁的茶香。茶墨結緣,茶益人思,墨興茶風。茶與名人,茶與詩都可謂莫逆之交,互相推波助浪。宋代詩人陸游嗜茶成癖,外出“茶灶筆床猶自隨”,在他的詩集中寫到茶的就有200多首。一些名茶也因文人的贊誦而成為絕品,古詩贊烏龍茶“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石栽”;夸廬山云霧茶“色香幽細比蘭花”。白居易的兩句詩:“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今人閱讀這些茶詩、茶文,必也思緒萬千,神游萬里,增長智慧,見識古人,啟迪人生。
5.引導未成年人明人倫,會做人
在中國,飲茶是人際溝通的重要手段,講的是天地人和。茶含敬意,以茶敬客。茶重德性,以誠待人。圍桌飲茶,和氣交談,同事可以增強團結,朋友可以增加友誼,家庭可以充滿天倫之樂,商界可以和氣生財??傊斓厝撕褪遣枋伦非蟮淖罡呔辰?。所以,在未成年人中普及中國茶道、茶藝,推廣以和為貴的人倫思想,有助于敦睦人際關系,引導他們學會做人。
6.培養未成年人科學精神,促進其身心健康
飲茶能促進身心健康。茶圣陸羽認為茶有解“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支煩、百節不舒”等多種功效。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他的不朽巨著《本草綱目》中,收錄了有關茶的藥方計17個,涉及內、外、兒、婦各科。民間便方中利用茶作為藥用者更不勝枚舉。現在據中、日、美、英、法、俄等國的科學家研究表明,茶葉還具有抗癌防癌、抗衰老、抗氧化、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種奇特功效。新的功能使茶由最初低級的藥用物轉向飲用后,再回歸到更高級的藥用狀態??梢姴璧缹θ祟惿暮亲o,生生不息啊。老革命家朱德也有詩云:“廬山云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
所以,我們要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倡導科學生活方式,包括多飲茶,少喝酒,不吸煙,不喝不健康飲料。這是科學生活態度,關系到人類健康,也是為了達到 “修、齊、治、平”的人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