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人品茶,好品茉莉花茶,其嗅之清香撲鼻,品之濃香繞舌,品后余香不散,成為消費者喜愛的產品。
據瀘茶史載,貢茶始于南宋紹興中后期,瀘州城規模初定,西南邊各族貢茶而來,茶運京都,余經千里。誰知運茶更把貢茶與荷葉裝于倉內,待水運數日,荷花、荷葉自然地熏染貢茶,茶葉中荷花清香使茶品獨具花香,朝廷達官貴人一品之后,無不叫好,皇帝為之頒旨,來年瀘茶以茉莉花茶作貢。從此,瀘州花茶在臨安城內,一時間比綾羅綢緞,西洋珠寶還貴三分。
瀘州花茶最早產于納溪梅嶺,明張謙在茶經論茶中載:“茶之產于天下,瀘州之茶納溪梅嶺”。清張源長茶吏史又說,“納溪梅嶺產花茶,其茶可療風疾”。筆者為了解梅嶺花茶,上文昌,去上馬,洞溝河,從茶農口中得一花詩:“一卉熏得一室香,炎天猶覺玉肌涼,他年我著修花史,列作天下第一香。”這是贊美茉莉花茶的。據介紹,洞溝河谷小氣修好,無霜,氣溫適宜茉莉花生長,日照時間長,水肥、土獨厚,茉莉花香異常,每天上午七時開放,至晚香味濃,到半夜花香漸淡。
茶農以茉莉花來窨制花茶,有一窨一提的三花,二窨一提二花,三窨一提的一花。敘永縣農業局經作站的技術人員介紹,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敘永花茶獲四川優質花茶稱號,還在展銷會上囊括特級花茶四個第一。
目前,瀘州中花茶有茉莉、珠蘭、桂花、玫瑰、菊花窨制而成,又以茉莉、珠蘭花球為名品。花茶受到茶客們青睞,也刺激花農種花熱情,玉蟾山關門內外,納溪大渡,合江漕河西岸種植的茉莉花、桂花,藍田、張壩林下的珠蘭花為窨制花茶提供了香花。市場上的“高香花茶”梅、蘭、桂、菊、茉莉、玫瑰、桔花、梔子、木香、林樨、薔薇花來制作,故而品味高,香氣濃郁持久稱為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