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現(xiàn)在已經無從探究那時候人們是用什么方法發(fā)酵紅茶。但是隨著亞洲貿易盛行,茶作為一種特殊的飲品在亞洲以及西歐各地迅速流傳開來,其中包括賴氏紅茶!中國有句古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靈山秀水的福建白云山上,紅茶凝聚著地理靈性,在中國茶葉發(fā)展乃至世界茶葉發(fā)展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如今,記者再次踏進這個造就"貢茶御使"的山頭時,聽賴氏紅茶的第四代掌門人賴培華講述賴氏家族的百年茶事,感受依然如故的滿山茶香。
中國是紅茶的故鄉(xiāng)。現(xiàn)在紅茶已經遍布世界,但是紅茶最早的原產地實際上在中國的云南與西藏交界處的山岳地帶。中國從公元4世紀開始種植茶樹,到公元7世紀時茶葉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飲品,但是那時候茶葉很珍貴,人們把綠茶當作不老藥飲用,并沒有出現(xiàn)紅茶。后來茶種植業(yè)開始盛行,飲茶的習慣流傳開來。公元10--13世紀的宋朝,出現(xiàn)了紅茶的前身--發(fā)酵茶。現(xiàn)在已經無從探究那時候人們是用什么方法發(fā)酵紅茶。也正是亞洲貿易盛行,福建紅茶作為一種特殊的飲品在亞洲以及西歐各地迅速流傳開來,民諺云:"國家大興,茶換黃金。船泊龍鳳橋,白銀用斗量。"這其中其中包括賴氏紅茶!
賴氏家族的百年茶事,也許該從云南的思茅講起。
據(jù)賴培華介紹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賴氏先祖賴維順17歲時清政府征兵入伍,被派往云南南部的思茅服役。思茅位于云南省南部茶馬古道上,這里曾經見證過普洱茶貿易的盛衰,是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的重要載體。
賴氏先祖賴維順20歲時,征戰(zhàn)來到思茅,在一次激戰(zhàn)中身負重傷,就地被安置在茶馬古道上的一個村寨。于是,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學著種茶、留心制茶、學習普洱茶制作手藝。
1839年,已經離家七個年頭的賴維順精選300斤思茅的普洱茶樹種回到家鄉(xiāng),開荒墾地種植這些新鮮樹種。歷經四年成功培植種植近1000多株茶樹,從此,福建福安開始有了屬于自己的茶樹。1843年賴維順開始正式在曉洋試驗加工制作普洱茶。可是反復試驗、加工制作,怎么都做不出云南普洱茶,做不出那種口感。最后,在一位洋人傳教士建議下,賴氏先祖在普洱茶制作工藝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終于掌握了綠茶和紅茶兩種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工藝,并總結為:自然萎凋、手工揉捻、室內發(fā)酵、炭火烘焙制作過程和工藝。從此,"賴茶"、因湯醇、色正、香遠而不脛而走,廣為流傳,相傳至今。
到了1851年,賴家人在坦洋村成功試制出"賴氏紅茶",經廣州運銷西歐,倍受西方市場的青睞,成為英國皇室的專用茶葉。1852年傳教士進京朝拜道光皇帝帶"賴茶"做為貢品進貢道光皇帝。皇帝飲后大喜,賜賴氏先祖為"貢茶御使"。從此,"賴氏紅茶"走入中國皇宮。
老故事新傳承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和中國茶葉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中國茶葉許多著名的私營老店在半個世紀前都靜悄悄地消失了。不知道是因為這個百年老店命該不衰的神秘的運道,還是基于流淌在賴氏家族血脈中的那份氣質。在沉默了百年后,賴氏紅茶第四代掌門人賴培華重新尋回了那消失百年的茶味。
不顯山不露水的賴培華不事張揚,但一和他交談幾句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在中國式的沉穩(wěn)和隨和中,他有著一種經商的精明與強干。坐在從老宅子里發(fā)現(xiàn)的天池汲浪的牌匾下,紅茶幽幽的香味慢慢沁入了心腑。一個現(xiàn)代版的中興百年老茶的故事次第展開。
在賴氏紅茶沉寂百年后,賴培華在族譜中找到一條關于賴茶制作工藝的藏頭詩。這首詩與他自小從長輩那兒聽到的零零星星的家族故事卻像些碎片一樣,慢慢在他心里拼接成一個揮之不去的夢想。
在破解藏頭詩的過程中,賴培華走訪了很多老茶人,在不斷的試茶過程中,摸索出來賴氏傳統(tǒng)制茶古法。并在保證原料品質上從改良茶樹做起。六年時間,白云山上,在經過不斷努力改良后的茶樹又重新散發(fā)出生機。"茶本身就是一個調和了天地靈氣的精靈,茶的品質要順其自然。"賴培華說。在經歷了制茶季節(jié)的許多不眠之夜后,賴培華最期待的時刻便是試茶的時候,記住每一泡茶的滋味,終于尋回消逝百年的老茶味。
無論茶價高低,為了茶葉的品質,賴氏紅茶每年只在明前采摘一次,就連采摘的天氣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這個百年老店第四代傳人心里有一條底線:為百年品牌負責,為賴氏紅茶信譽負責。賴培華說,茶園能摘出多少好茶的老樹茶,我心里最清楚。除了對每一款收來的茶有詳細電腦編碼檔案記錄外,無論是在加工管理模式上,營銷模式上,賴培華都努力借鑒當今最優(yōu)和最有效的方式。
對于好的紅茶賴培華的標準是,外形細長勻整,帶白毫,色澤烏黑有光,內質香味清香甜和,湯色鮮紅呈金邊,葉底紅勻光亮。賴培華感嘆,研究紅茶是一種享受的過程,正所謂"松雨聲來乳花熟,咽入香喉爽紅玉",在他看來,品飲紅茶需多一點深情,多一點溫順。他介紹,紅茶經過發(fā)酵的制造順序,可用高水溫來沖泡,有的紅茶還需求煮。賴賴培華眼中,茶亦有生命,他形容茶葉在從茶樹上采摘下來直至制作完成,是茶葉的一次生命之旅。而沖泡飲用的時候便是把茶葉喚醒的一個過程,賴培華說,茶葉只有被喚醒后才能很好的散發(fā)醇香。
慢慢品一盞新泡的紅茶,醇厚的香氣和淡淡的茶煙中仿佛飄繞著一個家族百年殷殷的心意。(編輯:賀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