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郵政局通過大數據監測顯示,今年的第300億件快件產生于貴州省湄潭縣,是當地一位茶農通過物流企業的網點寄出的貴州茶葉。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認為,貴州茶正從傳統的線下直營“進軍”新消費模式的線上銷售。對于有著470萬茶農的貴州,銷售模式的轉變無疑是脫貧致富的助推器。
網售茶葉,是貴州省近年來大力發展茶產業的一個縮影。貴州省是我國茶葉的主要產區之一,囿于運輸、深加工等因素影響,黔茶長期處在“養在深閨”狀態。2014年,貴州省提出“茶葉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舉全省之力打造這一生態美、百姓富的產業。
2015年,貴州省茶園面積增加到690萬畝,位居全國第一。全年茶葉產量22.4萬噸,茶產業綜合產值404.9億元,茶葉規模、質量和品牌影響力都得到大幅提升。
今年12月1日,“貴州綠茶”申報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得到農業部專家組肯定并獲得通過,成為全國首個省級茶葉類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國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魯成銀認為,通過多年的品牌打造和推廣,貴州茶葉已有了較高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中糧集團、聯合利華和英國太古集團等大型企業分別在貴州簽訂了15萬畝茶園基地的產銷、建廠等多元化合作。王慶說,貴州茶加快了“請進來”和“走出去”步伐,知名大企業涉足貴州茶產業,加速了其融入國際市場的步伐。
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貴州省將力爭建成茶園面積700萬畝以上,實現茶葉產量27萬噸,茶產業綜合產值超過500億元,農民人均茶葉收入達到1000元。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將大力實施黔茶品牌戰略,著力打造“都勻毛尖”“遵義紅”“鳳岡鋅硒茶”等行業知名品牌。同時,建立完善“跨區域、跨季節、跨品種”茶葉拼配技術體系和產品標準體系。
此外,貴州省將著力延伸茶業產業鏈。形成以綠茶為主,名優茶和大宗茶并舉,春夏秋茶并重的產品結構。大力發展茶葉精深加工以及茶葉衍生品開發,延伸行業產業鏈,促進茶葉資源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