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電子商務高速發展,許多的茶企也順著互聯網的東風,紛紛以建立網店等方式發展起了電子商務,我們將其稱為茶葉電商。現如今的電子商務早已不是單純地進行網絡購物這么簡單了,有一個新的理念叫做“互聯網+”。互聯網+的精髓就在于后面那個+號,不斷添加新內容才是目前電子商務的主流。最近,白馬非馬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茶葉電商中,書呆子通過不斷增加創意——包括“創意茶生活社區”、“無墨記”發展線下模式等,來提升品牌的實力,延續品牌的影響力,無疑是互聯網+思維運用于茶葉電商的典型例子。
任何品牌都希望兩條路走(線上+線下)
不僅書呆子,許多茶葉電商也試圖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發展自身品牌。電子商務的引誘力有多大,從天貓2014年天貓雙十一高達571.1億就可見端倪。價格透明易于比對是電子商務的主要優勢,除此之外,智能手機、電子支付以及物流行業的迅猛發展對于電商而言更是如虎添翼。茶葉電商自然也是如此,淘寶網的數據表明:茶葉已成為淘寶網網購人數最多的農產品,年銷售額達到100億元。
從茶葉電商企業數量來看,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茶葉市場的井噴現象,僅天貓一個平臺,入駐的茶企就達10001個(2015年8月4日)。就交易平臺來看,數據顯示,茶葉電商網上天貓、京東、當當等綜合電商平臺占到了整個交易規模的90%,而垂直網站僅占到了10%。
但對于茶企而言,放棄實體店目前是不明智的選擇,首先實體店有電商無法替代的體驗功能。這個道理很簡單,即便有些網店可以通過寄茶樣等方式讓茶友品飲,可是寄茶樣一是時間太長,與茶友想體驗新品的迫切感相矛盾,二是還要支出物流成本,暫且不算部分惡意刷單的用戶。這也便是實體店的優勢所在。
實體店還有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借助集中商圈的人氣使品牌知名度上升,這一方面要求茶企充分發揮門店的商圈經營能力,走出門去,將門店的銷售職能變為營銷職能。
電商發展迅速,實體店也不可放棄。所以品牌茶企更希望通過線上線下兩條路一塊走的方式來爭取更多的盈利。
更廣地釋放品牌理念與產品銷售量
隨著微信、微博等通訊工具的發展,現如今也正式進入了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互聯網上信息的傳播速度比以往任何的媒介都要來得快速,特別一些熱點信息更是如此。因此,利用互聯網來傳播品牌理念,也成了每個茶企的必修課題。
茶企目前常見的方式便是利用網絡信息爆炸性的傳播速度,在微信和微博等平臺上傳播品牌新聞以及產品信息,借以宣傳品牌理念,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在互聯網上高曝光度往往意味著有更好的訪問流量,品牌知名度上去之后,線下的實體店發揮服務功能,讓網上有購買意向的茶客及時品飲到茶樣,從而提高銷量。這便是線上線下結合的好處。不僅茶企如此,現在許多大企業推崇的O2O模式,實際上也就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理念。
但要走好這條路并不是那么容易
然而,走好這一條路并不是如我們想的那么容易。首先茶葉電商相對于其他產業的電商而言,做得是相當不足夠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三個方面:
1、忽視官方網站建設
目前來說,許多茶企并不知道網站的重要性。官方網站充斥著各種滯后信息,甚至產品都是一年前的。讓網民訪問時有一種進了山寨網站的錯覺,這樣的做法非常錯誤。
官方網站是一個茶企在互聯網上的“眼睛”,,運營好自己公司的官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業內招商連鎖比較成功的品牌茶企,擅長于將自身的優勢產品放到互聯網上,通過搜索關鍵詞,來提升品牌曝光度。搜索引擎里關鍵詞排名上去了,流量也就隨之而來,財源也自然滾滾而來來。
2、僅僅是提供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沒學會如何營銷
有些茶企認為,我的任務就是賣茶,把茶賣好就阿彌陀佛了。其實,單純地賣茶早已不適合現在的環境,現環境下即便是大的企業也要在宣傳方面下足馬力。除了常見的廣告、軟文推廣外,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微傳播進行推廣;甚至請一個專業的營銷團隊,都是很有必要的。
3、僅具備生產能力,缺乏電商能力,不懂如何運營互聯網
互聯網的運營是一門學問,在當前時代茶企僅僅具備生產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在互聯網上將茶企經營好?除了提高曝光度等手段外,還要首先從用戶角度出發,多為用戶考慮,不斷升級用戶體驗;其次盡可能多實現增值服務,為用戶提供便利,讓用戶更樂意具有長期粘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便是,突出品牌差異化,做出自己的特色。
這些問題的存在可以看出茶葉電商依然算是處于探索階段,光電商這一條路就有這么多的問題,實體店也存在資金高昂,難以回本等問題。線上線下兩手一起抓意味著投資成本的上升,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營銷團隊,很容易由于資金周轉不良而造成損失。所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目前而言,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