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春季來說,夏季確實是普洱茶行業的淡季。從整體上來說各大品牌專營店都沒多少客源,營業時間段上也由早上轉戰到了下午,集中在下午及傍晚時分。
整個六七月份,各大品牌出貨的頻率也在放低,大益甚至在七月份沒有任何新產品出貨。不過至此,普洱茶的價格也被幾大品牌徹底拉低身姿,迎頭直上的下關悶頭悶腦的挨了一棒,遭遇滑鐵盧的大益為降低身姿的領頭羊,帶頭將其產品從配貨價拉低了將近一半。其實我們想想13年大益配貨價上漲了多少?其實也就是一倍。之所以到現在產品還這么蕭條,是因為之前投資市場將大益的產品炒作的太多火,以至于很多茶商還是無法接受。從理性上來說當前的普洱茶市場已經回到了剛開始瘋狂的起點,不管你信或者不信。
最近兩天比較鬧心的是出自勐海某官方的一些數據,數據稱勐海茶廠出貨量2600噸。我不是來找茬的,只是來給大家看一個事實。今年伊始,勐海茶廠實行了自由補貨制度,也就是說經銷商專營店可以自行選擇是否配補貨。而且大益的出貨產品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哦。粗略計算的話,差不多也就2000噸上下,何來2600噸?而且以熟茶居多。除非官方生產2600噸,也就是說有幾百噸產品是沒有出貨或者出貨產品沒有要貨的。
那么問題來了,這么慘淡的行情下大益下半年還會持之以恒的這么眼睜睜的看著行情慘淡下去嗎,我覺得不會。上半年至此,大益專營店差不多已經關了20%左右,但是我們都知道大益體系內的蛀蟲可不止20%。對這么大一個體系來說能大規模的自斷手腳,說明到現在為止的局面,其還是做好心理準備的。不過后期能否保住老本這可就難說了,這是后話。
不過我認為大益當前關店已經到了一個節點,大益之前之所以將嘉年華特地從11月份改到十月中旬說明其也有著一定的戰略準備,不然這么大一個活動肯定不會這么輕易的改變時間。之前本人也發過一個對大益的設想,里面提到大益在上半年大量的發熟茶,然后會在秋季出某些精品生茶來刺激市場的設想。本人覺得這個可能性比較大,甚至有可能打破以前大益每年固定兩波火熱的局勢,今年轉型成三波或者四波,中秋茶?嘉年華?茶博會還是生肖茶?當然一般情況下生肖茶已經屬于大益體系下一年的計劃了,不過本人還是喜歡加到當年。至于這個時間節點,產品或者這個量我們就等著看吧。
近期有很多人問,再如此低迷行情下如何去做準備?其實我覺得很簡單,就這么一波行情以后,很多茶企的人員流失嚴重,當前最主要的還是以人為本,當然這也要是在保證其能維持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在留住主要人才的同時培養自身體系中獨特的存在,這點我覺得是茶行業中小企業的優勢,在比較大的企業中一般情況下都存在“老頭排斥狂生”的狀況,一般情況都不允許新觀點出現,很大程度上還是在于當前茶企都在以老制度老員工為軸進行運轉。
老一輩為了保住自身位置和利益肯定會有所顧忌,這是當前老茶企的弊病,也算是新品牌和新企業的一次挑戰,當然了,挑戰也會帶來機遇。別以為當前這些85后還年輕,其實你想想你自己在那個年紀的時候在干嘛?所以說白了很多企業不敢用新人就是被自己的陳舊觀念和不自信給綁架了。該放下的時候就要放下,該放權的時候也要放權,不然你遲早會落伍,沒有后悔藥吃。
當前存活下來的多以老實本分的茶企為主。除了幾個大一點的品牌外,其他品牌,一般消費者基本不了解。這時候就是一個節點,要在彎道逆襲的茶企就應該注意了,之所以你還能完好的存在說明你產品質量還屬于OK的。但是如此低迷的行情大品牌不想砸錢激波,小品牌這時候就要慢慢的將“牌子營銷”帶入自身的戰略中了。別以為品牌都是虛的,關鍵時候還是要看品牌,其帶來的無形資產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這點必須要注意。還有在品牌推廣的時候切記不要“撒胡椒面”,盡量做好以點去戳面,這會帶來你意想不到的結果。
說了這么多,其實還是想給大家帶來一點信心,當前的茶市這么低迷有多方面的原因,不是一家企業或者一個系統的人帶來的,所以誰也不要抱怨誰。最好別抱怨,還是在當下來做出點什么彌補吧。大家都期待,我們這些茶行業的觀察者更期待,我們會站在獨立的角度去看待你們帶給整個茶行業的變革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