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趙晶 通訊員 林育金
在安溪縣,有這么一群“奇怪”的茶農,種花不賞花,種豆不得豆。原來,他們為的是——放心茶,從放心農資開始;品質茶,從茶園基礎管理做起。
2月底開始,安溪虎邱鎮雙格村高建發茶莊園里油菜花熱烈盛開,吸引廈漳泉等周邊市民踏入生態有機茶園賞花,然而花期未過,高建發茶莊園董事長高碰來就安排工人將油菜花連根拔起,“種花不為賞花”讓游客深感遺憾。
“油菜花花期未過,尚未長油菜籽的時候營養物最多。”高建發茶莊園負責人高碰來告訴記者,去年冬季,利用循環農業,投入10多萬元在茶園套種150畝油菜花,這些油菜花鋪在鐵觀音茶樹下,將成為茶園最好的有機肥料。此外,秋茶采摘后茶樹過冬,進入“休眠”狀態,種上油菜花正好在冬季為茶樹遮擋寒風,防霜防凍。
此外,在感德、藍田等鄉鎮,茶農們在茶園里套種春大豆,茶農們說,花期過后將它收割,連桿帶葉埋入土壤,那也是絕好的綠肥!感德鎮農技站站長裴傳枝介紹,大豆可以產生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增加土壤肥力,茶園里套種大豆可少下或不下氮肥。而在開花期再將大豆深埋,給土壤增加肥厚的養分,有效提高茶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全面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促進茶樹健康生長,茶葉品質提升。
在農資監管方面,安溪縣政府歷來管理嚴格,今年春茶,安溪供銷合作社充分發揮農資流通主渠道作用,通過廠商聯儲、商商聯儲、內部聯儲等聯儲方式,備足農資貨源,儲備農資21991噸,陸續配送到全縣400多個經營網點,經過“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銷售到茶農手中,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藥”。同時,安溪縣農茶局執法人員深入農資經營網點及部分茶園茶山,檢查茶農農藥使用情況,農技專家們還悉心指導茶農如何鑒別真假農資,為茶農送上豐盛的“科技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