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吧欧美-色吧五月婷婷-色吧亚洲欧美另类-色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茶葉新聞 /  浙江茶葉產業需突破瓶頸開拓新市場

浙江茶葉產業需突破瓶頸開拓新市場

春天,是一個屬于茶的季節。但對浙江省茶農來說,“茶錢”變得不好賺了。杭州西湖區龍門坎村的茶農魏彩萍表示,谷雨前采摘的茶葉,品質跟明前茶相差無幾,但現在的價格比早些年要便宜多了。讓魏彩萍更郁悶的是,茶葉價格下來了,銷量也并沒上去。

種茶賺錢,不像前些年那樣簡單了。而另一邊,浙江省的茶園面積和茶葉產量卻每年都在不同程度增長,更有不少地方的茶農外出貴州、云南種茶。2014年,僅浙江省的茶園面積就達到287萬畝,茶葉產量16.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8.2%。

高端市場的銷量下滑,在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云的眼中,并不意外,“受茶葉投資熱潮降溫、游資炒作減少等因素影響,高端茶葉原本就是個‘泡沫’,購買高端茶葉的,很多都是作為‘禮品’,其銷量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真正自己品茶、喝茶的。”

然而,在這場“寒流”中,中低端的“大眾茶”卻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以中低端茶葉交易為主的松陽浙南茶葉市場,2014年的交易總量達到了7.66萬噸,總額46.15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7.52%和19.51%。

浙江的眾多茶企,也正在求變。寧波一家茶葉銷售公司的經理錢玲燕表示,去年以來,公司的整體銷售下滑了10%左右,尤其是高端產品,銷量萎縮近一半。“今年,我們主動轉型,現在高端產品與中低端產品的比例由以前的2∶1調整到了1∶2。”

茶產業的整體發展,還是要抓住最大的消費群體,還是要把眼光放在大眾茶上。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茶桑技術科的陸德彪說:“我們非常看重的明前茶,價格高,但銷量也小,一旦銷售遇阻,茶農大多采取降價措施。這對茶農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浙江省茶葉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浙江出口茶葉遭遇罕見的陰霾,批次、重量、金額分別下降了6.3%、9.4%和6.3%。特別是湖州,2014年全市出口歐美茶葉僅1.03萬噸、金額2423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41%和37%。

一方面,是浙江茶葉主要出口方向的非洲和歐洲,這些年經濟出現起伏,消費能力下降。另一方面,2013年以來,歐美相繼調整有關技術法規,并加強了對進口茶葉農殘項目的檢測,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浙江茶葉的出口。目前,中國大陸茶園面積達到3000萬畝左右,穩居世界龍頭地位。其中,浙江就有287萬畝。然而,中國茶的平均出口價格僅為每公斤3美元左右,大約是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的一半。

只有突破質量和產品的瓶頸,浙江出口茶葉才能迎來新的增長。一方面要在產品上下功夫,逐漸放棄低價競爭、以量取勝的經營模式,向茶葉深加工,茶葉制品等附加值高、利潤高的產品轉型。另一方面,要突破質量安全的瓶頸,開拓新興市場。

正因為如此,全省目前正在進行“茶園到茶杯”的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建設。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省已在各地開展試點,加強茶園土肥管理;同時推進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

“在抓好自身質量的基礎上,浙江茶葉出口要做好的轉型,是要轉市場和轉產品,甚至可以積極借力‘一帶一路’戰略,向烏茲別克斯坦、阿爾及利亞、俄羅斯等國出口符合當地口味的茶葉產品。”陸德彪說,深加工是茶葉擴大出口的一條路子,也是打開歐美等高附加值茶葉市場的一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