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出現改變了普洱茶傳統市場的格局,不受地域限制,倉儲成本小,幾乎沒有店面成本,人工成本低這些都是電商渠道的優點。以至于近幾年業內有種觀點認為電商渠道將最終會代替傳統渠道,普洱茶市場也會從實體市場轉為電商市場。
不可否認,這種看法最終會在未來變為現實。科技的快速發展會帶給人們越來越多的便利,當人們不再需要到茶莊就能喝到一杯上好的佳茗的時候,不用跟店主面對面就可以談論一杯茶好壞的時候,實體市場才會逐漸消亡。就當前的整體科技水平以及當前電商環境而言,這種說法還言之過早。
電商雖然便利,但是這種便利是在舍棄很多基本條件后才獲得的便利,絕大部分電商平臺都沒有自己的生產車間,產品大多以代工貼牌或者是批發零售為主。電商一般也都不做倉儲,絕大部分電商平臺依托與一些大茶城的倉庫,在客戶有需求之后,電商平臺的從業者再從相應的倉庫找貨。舍棄這些雖然在運營上變得異常靈活,但是電商平臺本身就像無根萍,充滿了不確定性。
我認識很多通過電商平臺賣茶葉的朋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是從一名電商平臺的打工者變為個體老板,更有甚者不少人出自同一個東家。如果從渠道擴張這個角度來看待這個現象就是,一些大型的電商平臺不斷得會分離出一些小的電商平臺,而這些小的電商平臺再成長起來以后繼續分離出新的電商平臺,整個過程類似細胞分裂。電商平臺由于舍棄了很多基礎設施(廠房,倉庫),進入的門檻就會變得非常低。也正因為如此,電商平臺中充斥著大量劣質產品,據圈內一位從事批發多年的朋友說:“以前出劣質茶都要小心翼翼,想方設法的混入正常市場,現在直接甩入電商渠道,做假茶的生意要比做真茶的生意好很多。”
渠道發展無規律,假冒偽劣產品橫行,這2個短板使得電商渠道整體都非常不穩定。一方面電商渠道本身要有一定的門檻限制,最起碼每一個在電商渠道的銷售商都應該注冊有備案,另一方面對進入電商渠道的產品也應該有一套相應的檢測標準。電商渠道想要替代傳統渠道還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