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促進品茗業發展的實施方案》近日出臺,提出要制定質量評定標準,并為品茗業評級,力爭用3至5年時間,把品茗業打造成貴陽市旅游休閑的特色名片。
根據《方案》,貴陽市將統一制作全市品茗業logo,并研究制定品茗業質量評定標準,從茶品質量、服務設施、從業者茶藝素質、服務水平等方面進行標準化要求,對貴陽市品茗業進行定級。對首次評定為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的茶館茶社,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40萬、30萬元的資金扶持。
《方案》還要求每年舉辦1至2次品茗節慶會展活動,支持辦好貴州國際綠茶博覽會、南明“黔茶飄香·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動,鼓勵在品茗業中開展文化活動,在品茗業中融入演藝、閱讀內容的,可納入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建設范圍,按相關政策給予扶持。
此外還將通過貴陽學院、貴州農科院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培訓機制,每年培訓茶藝人員500名,支持開展茶藝師技能大賽和茶藝新入職人員禮茶儀式以及茶藝師、品茶師等專業人員的評定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成立貴陽市品茗業協會,規范市場行為,提高行業整體服務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
《方案》還提出將貴州茶作為重要的地方特色產品納入貴陽旅游商品給予扶持,在貴陽市旅游景區和旅游賓館、飯店設立品茗場所的,可被視為“物爽貴陽”特色旅游商品店,達到相關要求的可享受獎勵政策。而從事品茗業的微型企業,符合條件的也可按程序申請“3個20萬”扶持政策。
-相關閱讀
兩年內改造新建茶館34處
今明兩年,貴陽市將改造提升21處茶館茶樓,并在13處選點新建茶館,此外還要發展1到2個面向群眾的社區、鄉鎮茶社茶館。
根據《方案》要求,貴陽市將制定品茗業發展規劃,培訓形成茶館網點布局。改造提升一批、新建一批、發展一批茶樓、茶館、茶社、茶吧,并以陽明文化、茶道文化、生態文化、民族文化等為主題,開展國學講座、都市觀景、茶藝曲藝表演、藝術品交易等活動。
其中今年之內,貴陽市將改造提升陽明祠、文昌閣、弘福寺、黔靈湖、觀山湖公園、十里河灘、小車河濕地公園等14處的茶館茶樓,明年要完成太升茶城、黔明寺等7處改造。
此外,今年要在多彩貴州城、喀斯特公園、青巖古鎮、白云區政府廣場、新堡渡寨詩畫園、時光貴州小鎮等10處選點新建茶館。明年則要在東山古玩城、高新區人才城、花溪公園3處選點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