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故里,萬擔茶鄉,邛崍古有佳人,今有佳茗。3月16日,邛崍市夾關鎮古蜀皇茶觀景平臺,舉行了“2015第五屆中國采茶節暨‘邛崍黑茶’、‘邛崍黑豬’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新聞發布會。
記者獲悉,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成都市人民政府等主辦,成都市農委、邛崍市人民政府等承辦的“2015第五屆中國采茶節”邛崍會場活動,將于3月18日在“水寨茶鄉千年古鎮”夾關鎮拉開帷幕,活動將持續到3月31日。邛崍市將以“邛崍黑茶”,“邛崍黑豬”獲批國家地理保護標志為契機,依托頗具規模的茶產業和悠久厚重的茶文化,打造從平落鎮至夾關鎮,沿線總長15公里,縱深各1公里范圍的“邛茶走廊”,做強做大邛茶產業,實現一、三產互動,促群眾增收致富。
本屆采茶節邛崍會場準備了精彩繽紛活動,包括茶道表演、采茶技能比賽、“茶山情歌”民俗表演、邛茶走廊綠道自行車騎游等系列活動。游客在體驗采茶樂趣的同時,還可賞邛崍絕美春色、品地道邛崍美食。
皇茶觀景平臺放眼望去,可看見茶山悠悠、湖水盈盈,一座座鄉村“別墅”錯落在山水田園間。
邛崍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市”、這里盛產茶葉、藥材、生豬、竹木、蔬菜等,享有“萬擔茶鄉”的美譽。在“4.20”蘆山地震中,邛崍受到波及。一年多以來,該市圍繞“走在前列、成為典范”的目標,災后重建工作取得了群眾滿意的重建效果。
據了解,“4.20”災后重建啟動以來,該市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和辦法,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將住房重建與美麗新村建設、城鎮化推進、生態移民緊密結合,按照“四態合一”“小組生”的理念和“五不”原則,科學編制了42個安置點規劃。
該市政府辦主任、政府新聞發言人許敬介紹說,今年“4.20”前,規劃安置1.5萬戶、5.3萬人的42個重建安置點將基本完成建設,南寶山、天臺山等生態脆弱區近1000余戶農戶即將完成生態移民。災后重建完成后10個受災鄉鎮的集中居住度將提高到80%。重建新區道路管網、電網改造、農田水利、城鄉環境等基礎設施全面配套,震損植被、林區道路等實現生態修復,鎮鄉和村分別按照“1+28”和“1+21”標準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重建新區功能面貌正在發生根本改變。
近年來,邛崍市圍繞產業重建,充分發揮品牌帶動作用,積極開展“邛崍黑茶”、“邛崍黑豬”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報工作。1月22日,“邛崍黑茶”、“邛崍黑豬”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技術審查會審查,并將于3月18日,在邛崍夾關舉行“邛崍黑茶”、“邛崍黑豬”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授牌儀式。這也標志著該市繼邛酒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后,又新增兩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這兩個產品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是邛崍市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對促進茶產業、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和惠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邛崍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邛崍市茶葉和生豬都是邛崍農業主導產業,更是重建新區群眾增收的主要來源。下一步,該市將繼續加大“邛崍黑茶”、“邛崍黑豬”的保護、宣傳和運營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強化招商引資,以黑茶、黑豬特色產業帶動災后產業重建,促進重建新區產業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