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一股“普洱茶投資旋風”在茶葉界激起千層浪,杭州也十分風行。
有人這樣形容普洱異軍突起的原因——“綠茶在烘青的時候,生命已經終止;普洱茶在曬青的時候,它的生命才開始”,普洱因而被稱為“能喝的古董”。
普洱的收藏極限是什么?它的投資回報率又有多少?這些問題爭論不清,使得普洱極像風險投資行當的初始模樣:給人充分的想象空間,卻又模糊不定。
NO.1茶客也“瘋狂”:只為賺一把
輕輕推開儲藏間的門,房間里沒有強光,因為普洱茶不能受陽光直射,喜歡陰涼通風,小心翼翼地挪出一個廣口陶缸,掀起木頭蓋子,里面是四只大大的茶餅,用發黃的漿紙包著,微微露出幾個小孔。
這就是茶客徐小軍的收藏天地,雖說論資排輩只是普洱茶圈子里的新兵,但論起專業程度一點也不遜色,那套收藏家伙還是量身定做的。
一個星期前,幾十公斤沉甸甸的普洱茶通過快遞從云南直抵徐小軍的家中,問起這個花費,他笑著伸出1個手指頭,“差不多一萬元”。
“上面有印子,還是限量紀念版的。”徐小軍視這些其貌不揚的茶葉為寶物,稱它為“可以喝的文物”。他的靈感,除了圈子里的耳濡目染外,主要源于去年杭州那場普洱茶拍賣會上的啟發。
“當時就震驚了,真的是驚心動魄?!毙煨≤娝傅氖侨ツ暝颇像R幫文化全國巡回拍賣會,當時幾個普洱茶餅拍出的價格少則10萬元,高的16萬元,還沒等他看清楚,拍賣槌就已經落下了。親眼目睹這一幕,他也決定去“賭一把”。
說起徐小軍的收藏生涯,不得不提劉先生。從小生長在云南的他有著典型的南方特征:黝黑的皮膚,敦實的身材,另外還隨身攜帶兩件東西,一個是身份證,還有一個是云南一家茶廠的工作證。
當普洱茶的熱潮吹向杭州市場的時候,劉先生便承擔起這個重任,幫助茶廠開拓杭州的市場?!盁o心插柳柳成蔭?!眲⑾壬f,原本要攻克茶樓市場,無意中結識了一群收藏圈的朋友,他們的要求是“茶要地道,價格要實”,于是劉先生就成了一個地道的牽線搭橋者。據介紹,去年經他手銷售出去的云南普洱茶就有上百萬元。
NO.2幾十個等級,上百倍差價普洱茶被“炒”糊了
早幾年,大家提起普洱茶還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但如今,從街頭競相冒出的普洱茶專賣店中,這種風向就不難被感知;不少茶商已改弦更張,把普洱茶請到了店鋪里最顯眼的位置。
“去年開始,就明顯感覺喝普洱茶的人多了,來了解的人多了,銷量也開始不斷地增加?!焙贾莺筒桊^負責人表示。杭州曙光路上的紫藝閣茶坊,每月普洱茶要消耗掉5斤左右。
買茶的人多了,普洱茶的價格也翻著跟頭往上漲。目前在杭州,普洱茶按檔次從每公斤80元到上萬元不等,今年的易武茶大概是每公斤300元左右,景邁茶在每公斤200元左右,勐海茶就夸張了點,價格在每公斤400元上下,這個價格已經比前幾年漲了一倍以上。
到了今年,普洱茶的熱度與日俱增,就連普洱茶的內包裝也水漲船高。老家在云南的劉先生有工夫也回家看看,對于現在紅透大江南北的普洱茶市場,他這樣形容。“在云南它也很瘋狂,瘋狂到什么程度,現在買茶的方式就可以形容,就是茶葉還沒有發芽的時候就已經付錢了?!?/P>
在劉先生看來,普洱茶現在的熱度對于這個行業來說,有點像發高燒一樣。前段時間,杭州一家茶館還打出2800元/壺的普洱茶,頓時把市場攪得火熱。
“在杭州喝了那么多茶,至今還沒碰到真正好的普洱。”采訪中,一位同樣來自云南的茶商直言。他說,從大類分,普洱茶就有10大類,再細分品種達幾十種;產地不同,用料不同,級別不同,價格相當懸殊,每斤從30元到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另外一個實情是,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大多是兩三年的新茶;收藏10年以上的普洱茶很難找到,因為其至少可以被拍賣到2萬元以上,特別是20年以上的普洱茶很少流通,僅掌握在炒家、藏家手中。
NO.3普洱茶“瘋”了,還能“狂”多久
歷史悠久的普洱茶,近些年確實創造了一個個“價格神話”:2002年11月,國際貿易廣州春秋季優質茶評比會上,魯迅先生收藏的20克普洱茶拍賣出16萬元,2005年張國立的一提普洱茶拍賣出160萬元……普洱茶的這股熱浪,這兩年來順勢也燒到了杭州。
“爺爺買茶,孫子賣茶”,普洱越久越值錢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要玩轉它,就需要一定的硬功夫?!笆紫炔枰欢ㄒ?、地道。”據介紹,玩家們把普洱茶分為古董茶、印級茶、早期七子餅、上世紀90年代茶餅和新茶餅五類。前三類在市場上價值比較高,比如現在最古老的福元昌圓茶,產于光緒年間,“易武車順號”成立于清朝光緒年間,這些極品茶1999年在大陸不足300克的一餅茶,已經炒到了十幾萬元、二十萬元的“天價”。印級茶一般有著幾十年的歷史,現在市場上大約三五萬元一餅,早期七子餅則是兩三萬元的行情?!捌斩璧脑鲋禈酥?,是它的外包裝和‘內飛’(壓制在茶葉中的特殊工藝),有了好的名號,便有了玩家的行情。”
行情還在看漲,似乎充滿著繼續創造神話的誘惑,與此同時,做假、以次充好等現象屢屢出現,關于原產地紛爭也隨之出現。
“有名廠家生產的一些高品級普洱茶,大多數沒有被喝掉,而是到了茶商手中被大量囤積。萬一有天被大茶商集中拋售,市場就有崩盤的危險。”采訪中,杭州一位茶商說,現在市場不太理性,拿出任何一款茶,講一段故事給你聽,就有了高售價。至于眼下興起的投資熱,他覺得并不合理,“因為它本身就是種茶葉,就是一種飲料,應該平平常常來看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