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黃山站訊:黃山檢驗檢疫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的決策部署,在安徽檢驗檢疫局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創建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發揮職能優勢,主動作為,迎難而上,傾力抓好抓實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大大提升了示范區出口茶葉質量安全水平和國際市場競爭力,有力促進了茶農快速增收和茶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受到安徽省政府和黃山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黃山市休寧縣,是全國最大的出口眉茶加工基地縣,實施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備案之初,休寧縣20.8萬畝茶園中,僅有7萬畝符合出口茶葉備案基地要求,茶葉出口面臨嚴峻挑戰。黃山檢驗檢疫局認識到示范區建設是休寧出口茶葉破解難題、走出困境的治本良策,在吃透上情、把握下情的基礎上,及時向休寧縣政府提出創建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的建議,得到了休寧縣政府的積極響應和采納。
黃山檢驗檢疫局與休寧縣政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在示范區創建上主動服務。一是做政策制定的參謀。在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清潔化改造、農資配送和病蟲害防控網絡構建方面,參與了12個規范性、指導性文件的制定和完善。二是做組織領導的骨干。該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創建領導組副組長,相關專業人員承擔管理執行和技術支持工作,主辦或參加20多次工作會議,共同查擺問題,研究解決對策。三是做統籌推進的標兵。根據基地原料及產品的監測結果、國外茶葉標準的變化以及出口產品的通報情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并派員參加聯合執法檢查。四是做營造環境的表率。結合專項整治行動、“質量和安全年”、“質量提升”活動,開展送信心、送政策、送標準、送技術、送培訓的“五送活動”,向轄區每家出口企業發放“專業禮包”。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16件,調動了企業參與示范區創建的積極性。
根據《休寧縣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方案》,示范區建立健全了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質量安全追溯、監管評估預警、茶葉標準化、企業誠信管理、技術支持等六大體系。圍繞控制茶葉農藥殘留這一重點,突出抓好“兩網”建設。其一是農資配送網絡,建立縣、鄉鎮、村三級農資配送網絡,目前,全縣已建成1個縣級農資配送中心、35個鄉鎮農資配送站和190個村級農資配送點。其二是病蟲害統防統治網絡,全縣21個鄉鎮配備了25名茶葉植保員、32個測報點配備了專職病蟲害測報員,建立健全了以村級測報點、鄉鎮植保員、縣植保部門組成的三級茶園病蟲害統防統治網絡,力求從源頭上解決茶葉農藥殘留等質量安全問題。
為實現示范區建設提速增效,黃山檢驗檢疫局于今年3月為示范區茶葉出口企業免費安裝電子監管系統,讓出口企業率先體驗“守法便利”和“誠信獲利”的成果。
通過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休寧縣茶葉質量安全認知度與日俱增,茶產業集群效應凸顯,全縣茶園全部獲得無公害茶產地認證,其中,獲得國際和國內有機茶頒證面積超過3萬畝,5家茶葉出口企業中4家獲得ISO9001體系認證,3家獲得GAP認證。2010年,休寧縣茶葉自營出口377批次,1.15萬噸,貨值3726萬美元,總量和貨值較2008年同比分別增長124.2%和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