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18歲時,我在娘家就開始作手工蘭花茶。21歲嫁到這里后,年年春季做手工茶。用木炭火烘出來的茶葉,味道特別香!”和記者聊起作手工茶的話題,五河鎮百步村大屋組44歲的蔣賢娥很高興。
從踏入婆家門起,蔣賢娥和丈夫儲德三就一門心思撲在茶葉和作茶上。二十多年過去了,夫婦倆作茶的手藝越來越精湛,在五河乃至縣內頗有名氣。家里的茶園也從當初的2畝發展到今天的30多畝。“今年手工茶這塊,估計賣了10來萬塊錢。手工茶特別是高檔手工茶特別好銷,客商都是打電話訂貨。清明前后,家里找了幾十個茶工幫忙摘茶,才勉強應付過來。”儲德三笑著說。
在儲德三夫婦的帶動下,百步村群眾種茶作茶的熱情很高。目前,該村擁有茶園600多畝,家家戶戶作手工茶。每年茶季,當地人家不分男女,白天上山采茶,晚上在家作茶,凌晨上鎮上茶葉夜市賣茶。“作手工茶很辛苦,一斤干茶要花幾個小時,幾斤干茶作下來,再去市場上賣,往往就是一整夜。可這種辛苦劃得來,一斤高檔手工茶賣價要比機工茶高100到200塊錢。”儲德三介紹說。
五河鎮是岳西縣內的茶葉大鎮,全鎮共有茶園9000畝。去冬今春,該鎮又新發展高標準茶園250畝。據統計,2010年該鎮產干茶110噸,茶產值1200萬元。今年截止目前,春茶產量90多噸,實現銷售收入1600萬元。“受年初凍災影響,今年茶葉產量有所下降。但岳西翠蘭入選國賓禮茶,還成為‘兩會’用茶,這些榮譽讓岳西翠蘭身價上漲,所以今年茶產值比去年要增加不少。”五河鎮政府一位工作人員說。
初夏的夜晚,涼風習習。五河新街邊上的五河中心茶廠內燈火通明,茶香四溢。工作人員正操作茶機生產“弦月”綠茶。“近半個月以來,茶廠每天加工鮮草1000多斤,制作干茶300多斤。在接下來的2個多月時間內,我們茶廠將主要開發夏秋茶,生產中低檔茶。上個月我投資購進了一臺采茶機械,專為周邊茶農采摘夏秋茶。”五河中心茶廠負責人崔衛國介紹說。
“鎮黨委、政府將圍繞建設茶葉強鎮的目標,從基地建設、茶樹改良、標準化茶廠建設和龍頭企業培育等幾個方面發力。我們將繼續堅持手工茶生產,逐步推廣機械化生產,倡導鼓勵夏秋茶開發,把五河茶產業做大做強,促進五河群眾發家致富。”五河鎮黨委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