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世博會召開日期的日趨臨近,有關江西茶葉無緣世博名茶十強的新聞報道和網友評論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把江西綠茶打造成江西的十大支柱產業之一,是江西省委、省政府發展江西經濟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相關部門與領導為此殫心竭慮,做了大量艱苦細致和富有成效的工作。然而一石激起千層浪,江西名茶難以香飄上海世博會聯合國館引發爭議不斷,個中是非緣由暫且不論。
我們相信相關部門應有聞過則喜的雅量,但更為重要的是面對瞬息萬變的茶產業市場變化新格局,我們要及時調整發展思路,研究制定新的應對舉措和發展戰略。近兩年來,江西大力整合宣傳推廣統一的江西綠茶品牌,并取得顯著成效。作為全國綠茶主產區,江西過去及今后繼續這樣做不會錯,但與此同時,是否還應重點扶持和打造一兩個獨具江西地方傳統特色的優勢品牌呢?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并不矛盾。
據悉,所謂中國世博十大名茶,實際上每一款茶大都是由多家茶企整合后的一種特殊組合。最典型的就是福鼎市人民政府為了打造一款全新的具有"標桿"意義的"太姥銀針"品牌,組織當地有影響的10家企業,經重新"洗牌"后,成立了福建太姥銀針茶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并成功地把這一新款茶推向了世博會聯合國館的懷抱。江西去年也將省內部分有影響的茶企聯合起來,共同組建了江西綠茶實業有限公司,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未能抱團進軍世博會聯合國館。
江西茶葉無緣世博名茶十強,招致媒體和網友批評,一些言辭雖欠周祥、有失偏頗,但愛之深責之切,并非完全是一件壞事。江西名茶雖錯失世博名茶十強,但機遇猶存,關鍵是策劃,要在接下來長達半年的世博期間,打好活動策劃宣傳組合拳。去年有媒體曾批評報道江西茶葉缺少賣功,何為賣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同等甚至超過別人茶葉品質的前提下,缺乏有效的自我推銷,不善策劃、宣傳、炒作與吆喝。
今天,茅臺酒舉世聞名。但也許有人不知道,茅臺酒在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上"一摔成名"的故事。當年世博會上,茅臺酒由于包裝粗糙土氣而顧客寥寥,少人問津。會間,一參會人員心生一計,將一瓶酒摔在地上,頓時酒香彌漫,吸引了許多人來圍觀,眾人齊聲稱贊--好酒!于是茅臺酒名聲大震,不僅獲得了金獎,也因此被譽為世界名酒。
在即將召開的世博會上,我們是否可以借助譽滿神州的江西紅歌會,精心組織策劃一場"迎世博唱紅歌品江西名茶"活動,讓"井岡山的茶葉甜又香"動人心弦,以此提升參加世博中國館、江西館茶葉展區的人氣與茶葉名氣呢?在長達半年之久的世博會期間或剛一結束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趁熱誠邀世博名茶十強"聚婺源、訪廬山、上井岡",在這些江西知名茶產地和著名旅游區,讓茶展銷、茶文化、茶宣傳與茶旅游有機結合,讓婺源綠茶、廬山云霧、井岡山云霧等江西名茶與世博名茶十強同臺競技顯神韻呢?設想或許難成,關鍵是要有心。
眾所周知,四年一屆的奧運會,是世人矚目的一大體育盛事。1900年世博會在法國舉辦,一個名叫顧拜旦的法國人爭取到了在世博會的同時舉辦第二屆現代奧運會。法國政府對博覽會的興趣遠勝于奧運會,將比賽項目按博覽會工業類別分在16個區域進行,使奧運會成了博覽會招攬觀眾的體育表演。但用心良苦的顧拜旦卻因此達到了借世博會進一步擴大奧運會影響力的目的。面對現實,江西茶產業的發展或許能夠從中得到啟示。
資料顯示,每屆世博會舉辦之后的影響力都會持續30年到50年之久,且影響范圍會由一個區域逐漸擴大到周邊更大的區域,甚至整個世界。努力分享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7000萬的游客資源和投資貿易商機,正是江西茶葉樹立高端品牌形象,實現江西茶葉"立足江西、叫響中國、沖向世界"宏偉藍圖的大好時機。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懷著一份"關注世博 愛我江西"的責任心和事業心,積極參與百年一遇在我們家門口舉辦的這一世博頂級盛會,江西茶產業的發展定能一路走好,香飄四海,譽滿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