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什么很多人不會喝普洱茶?
說起普洱茶,想必大家對它不會感到陌生。曾經普洱茶非常火,很多人喜歡喝它并且將收藏普洱茶視為一大愛好,有的人自從喝了普洱茶之后就喝不進別的茶類,只對普洱茶感興趣,為之瘋狂。
可如今普洱茶的熱度雖然還不錯,但無法與之前熱火朝天的那種狀態相比,或者說,普洱茶已經開始走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壇,人們開始理性看待普洱茶,甚至很多人不喝普洱茶了。那么問題來了,從風靡一時到如今有人開始有人不喝普洱茶,其中轉變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7點原因。
01、認為普洱茶是工藝落后的邊銷茶
不喜歡喝普洱茶總是有原因的,喝過的人可能覺得喝不來才不喜歡,而沒喝過的人可能是因為有一些關于普洱茶的誤解才不想喝。可能很多人對邊銷茶不理解,邊銷茶一般為緊壓茶,大多數是黑茶,邊疆人民是邊銷茶主要的飲茶人群。而普洱茶確實是邊銷茶中的代表茶,也是邊疆少數民族喜愛的茶。因為邊銷茶的原料基本都是粗茶茶梗的,等級不會太高,且常制成黑茶,所以邊銷茶常被很多人視為比較落后工藝,連帶著普洱茶也被不喜。
02、認為普洱茶的制茶環境堪憂
有的人比較在意衛生方面,覺得普洱茶制茶工藝以及環境比較堪憂,所以不喜歡喝。普洱茶主要分為生茶與熟茶,生茶是不經過人工發酵的普洱茶,在通過殺青、揉捻、干燥之后,通過存茶來達到自然發酵的目的。而熟茶則利用人工渥堆發酵的方式,快速轉化、改變普洱茶的香氣與口感。生茶可能要用好多年的時間去轉化,而熟茶只要用短短幾年就可以。
所謂的渥堆發酵工藝就是先將普洱茶堆積起來,往上面灑水,然后再蓋上布。普洱茶就會開始人工發酵,茶堆中微生物會開始活躍起來,這也是形成普洱茶風味的關鍵所在。因為要把茶葉大量堆積起來并且進行灑水發酵,如果制茶環境不好的話,可不僅僅會影響口感,衛生方面也要重視起來。渥堆的地面要干凈,不能有灰塵、異物等,制茶人員也要講衛生。可能很多人對普洱茶的工藝和制茶環境有誤解,或了解不深,所以不愿意喝普洱茶。
03、喝不來普洱茶
有的人不想喝普洱茶,很大原因就是喝不來。普洱茶的口味是很獨特的,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不喜歡的人就會很討厭它。喝不來有時候是沒有理由的,就像有的人喜歡吃甜的,而有的人喜歡吃咸的。普洱生茶茶氣重,茶性較烈,刺激,苦澀味較明顯,所以新人很難接受它。一些腸胃不好的人,可能也接受不了生茶的美,因為生茶比較刺激腸胃。普洱熟茶較溫和些,滋味也較醇厚,不過有的人覺得口味太重,實在接受不了。
04、泡普洱茶太麻煩
普洱茶分為生茶與熟茶,還可以分為散茶與緊壓茶,所以在泡法上有非常多的選擇,但也說明泡普洱茶太麻煩,不能像泡綠茶那么簡單,只要一個玻璃杯就行。大部分人喜歡用功夫茶泡法沖泡普洱茶,步驟很多,程序較復雜。可以用蓋碗也可以用紫砂壺,還可以玻璃壺等煮茶壺來煮普洱茶。如果是散茶的話,直接取,要是緊壓茶的話,那么撬茶餅茶磚也是技術活,不好取茶。
05、普洱茶山頭、古樹、大師等名頭眾多
普洱茶講究一山一味,對山頭極度重視,而且對古樹有極大追捧,幾乎到了癡狂地步。此外市場上還有很多所謂的“制茶大師”,反而對茶葉的等級沒有那么深的討論,比如外形、嫩度等,反觀其他很多茶類,基本上是以嫩度來衡量茶葉等級(之一),芽茶是芽茶的價格,葉子茶就是葉子茶的價格,相對來講,茶友不會吃很大的虧。
名頭太多有時候會讓茶友越來越迷糊,認不清普洱茶,分辨不出好壞。如果只是按照嫩度,芽葉等級來區分,嫩的茶貴,粗糙的茶便宜,那么估計眾多茶友就會一目了然。但是古樹、山頭、大師制作等對于普通茶友來講,辨認好壞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所以讓人感到,普洱茶水深,大家才會望而卻步,不想喝了。
06、普洱茶中天價茶太多
因為太追捧大師之作,對山頭、古樹的癡迷,又在不良商家的大肆宣傳之下,所以普洱茶中頻頻有天價茶的身影出現,這讓很多人感到不適和反感。宣傳是沒錯的,過度宣傳卻讓人很不舒服,本身天價茶就是一種扭曲的存在,為了面子而買天價茶,也就失去了喝茶的初心。拋開一些炒作很厲害的天價茶,很多普洱茶的價格還是偏高,中高端的普洱茶已經成為普通茶友望而卻步的存在,一些低端的普洱茶雖然價格還能接受,但滋味又不是很美。總之,人們覺得普洱茶太貴,所以不愿意喝了。
07、炒作,假茶太多
在普洱茶大火的那些年,假茶、做舊茶的現象很多,不良商家趁著普洱茶大火的時候昧著良心賺錢,很多以次充好的茶、做舊茶、假茶被制作出來。結果這些假茶被很多茶友喝到,導致普洱茶的形象就變差了。過度的炒作,質量卻開始堪憂,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普洱茶,其中失望的人就不喝普洱茶,一傳十十傳百,不喝普洱茶的人就變多了。等普洱茶過了巔峰時期,想再回去就并非易事。
來源:小詹茶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