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日報客戶端、《廣西日報》刊登梧州市萬畝茶園黨旗紅的相關文章,宣傳報道了我市推進黨建與六堡茶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工作成效。
現轉載全文如下:
廣西梧州市:
先鋒先行促振興 萬畝茶園黨旗紅
春回大地,處處生機盎然。清明節前夕,在梧州市藤縣藤州鎮谷山村依山起伏的茶壟上,200多名黨員干部和村民正在忙著挖坑、栽苗、澆水,趕在節前把所有茶苗都種下去。
作為藤縣生態茶園建設示范點之一,當地計劃將其打造為以茶葉種植為主體,涵蓋農事、觀光、游玩等茶文旅融合發展的萬畝茶園,帶動農民增收和六堡茶產業發展。
蒼梧縣六堡鎮大中村村貌
一個產業帶動地方發展,一片茶葉帶富一方百姓。2021年以來,梧州市以“黨旗領航 先鋒聚力”“集體經濟 融合互促”“茶企吹哨 支部報到”等行動為抓手,創新“萬畝茶園黨旗紅”品牌,推進黨建與六堡茶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六堡茶產業發展成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目前,梧州六堡茶園已達18.15萬畝,年產量2.5萬噸,六堡茶公用品牌價值32.34億元。
先鋒帶頭
黨旗在茶產業一線高高飄揚
為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梧州市深入開展“黨旗領航 先鋒聚力”行動,成立六堡茶行業黨委,統籌指導茶企(合作社)、茶園基地、行業商會協會、科研院所等16個黨支部,茶企、合作社黨組織和工作覆蓋率由原來的58.9%提高到94.5%。
梧州市黨員干部到摩天茶海茶園種植區進行茶苗種植
“我們積極探索推行摸底數、抓覆蓋、重規范、深融合、強示范的‘五步工作法’,推動六堡茶行業黨建工作規范提質,有效助力六堡茶產業發展。”梧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兩新組織黨工委書記陳春明表示。
把產業特色變成優勢產業,需要充分發揮帶頭人作用。梧州市大力推行茶產業一線“雙培養、雙帶頭人”制度,注重從茶企、茶園、合作社、種植基地中培養發展黨員,把茶企(合作社、茶園)出資人、帶頭人培養成黨組織書記,把黨員培養成茶產業生產經營骨干、企業管理人員。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梧州市在六堡茶產業一線設立黨員示范崗、責任區等370多個,大力培育選樹一批優秀黨組織書記、黨員致富帶頭人。通過典型示范引領,推動全市3.2萬名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到“生態茶園建設大會戰”、茶產業招商引資、宣傳推廣等助力茶產業發展的具體實踐中來。
抱團發展
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
“我們入股茶園種植、茶葉加工銷售,今年又引進了梧州天鼎茶業有限公司發展集休閑、娛樂、民宿、采摘于一體的鄉村旅游項目,讓村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我們底氣更足了。”藤縣嶺景鎮大益村黨總支部書記盧貴模開心地說道。
大益村通過“村級黨組織+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由村委集中流轉土地3000畝,目前已種植六堡茶、綠茶1500畝,僅土地租金一項可為村集體增收約24萬元,為村民提供“家門口”就業崗位1500多個。
藤縣嶺景鎮大益村“千畝有機茶扶貧產業基地”
像大益村這樣利用資源優勢,抱團發展六堡茶產業實現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的村子,在梧州市還有200多個行政村,因六堡茶產業而受益的村民超過24萬人。
梧州市深入組織開展“集體經濟 融合互促”行動,探索“集體+園區”“集體+文旅”“集體+銷售”等集體經濟多元發展模式,讓六堡茶成為了農民口袋鼓起來的“金葉子”。
支部跟進
讓服務更及時更高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為及時跟進解決茶產業發展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梧州市大力開展“茶企吹哨 支部報到”行動,由六堡茶行業黨委牽頭,整合涉茶涉企部門力量成立六堡茶產業黨建聯盟,分類組建60多支紅色發展服務隊,定期收集茶企茶商茶農意見建議,分類反饋給聯盟單位黨組織認領處理。
選派科技特派員、鄉土專家指導參與茶樹種植
在六堡茶行業黨委的示范帶動下,各級黨組織及紅色發展服務隊深入企業生產車間一線開展隨叫隨到、不叫不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等“四到”服務,切實破解茶樹種植、土地流轉、茶產業生產銷售等重點難點問題480多個。這不僅讓茶農吃下了“定心丸”,也為六堡茶生產加工企業注入了“強心劑”,更為延長六堡茶產業鏈價值鏈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來源:中國六堡茶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