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谷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很多農民加緊在田里勞作,趕在谷雨下種以前把田翻耕完。對于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羅陽鎮板場村的村民潘松高來說,今年的春耕格外不同,他正在使用的,是“共享社·幸福里”共享農機服務部的微耕機。“耕作速度快,使用起來很順手,不用放在家里占地方,又不用去維修,真的是省錢省時又省力!”潘松高高興得合不攏嘴。小半天時間,他就已經翻耕好了好幾丘田,比過去快了5倍。
農戶使用共享微耕機耕作。
4月5日上午,由羅陽鎮板場村、村尾村聯合建立的“趣村嶺北”共享社·幸福里共享農機服務部正式開始投用,5臺嶄新的微耕機已經到位。農戶只需預約登記,經村兩委審批同意,就可以自行使用。如果農戶不會使用機器,村兩委還會聯系技術人員進行現場示范指導。這種共用共享的模式,不僅降低了種植戶的農機使用成本,避免了因季節性使用農機造成的閑置,還有效拓寬了機械化農耕的覆蓋面,提升種植質量和勞作效率。
與共享農機一起來到村里的,還有“山友e聯”黨建聯盟的“訂單農業”。今年,在“山友e聯”黨建聯盟的牽線搭橋下,板場村與山友公司簽訂了300多畝七彩菊花種植協議,通過“訂單農業”保價收購,實現產銷一條龍銜接,一畝地就可以為農民增加5000-10000元的經濟收入。
農事小講堂開設金絲皇菊種植技術培訓。
在“共享社·幸福里”農事小講堂,浙江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徐兵還為村社干部、農戶們帶來了一堂實用的種植技術培訓課,圖文并茂詳細講解了金絲皇菊的栽培技術、種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
“訂單就是一種承諾,我們不僅為農戶提供種苗,還將全程跟蹤,提供技術指導,既保證農民的增收,又保證菊花的品質,實現了雙贏。”徐兵說道,今年在板場村梯田種植的七彩菊花,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給村里增加“財氣”的同時,也必定帶來更多的“人氣”。
最是春好處,耕種正當時。嶺北社區板場村、村尾村有近1500畝的連片農田,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農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后續還面臨著產銷不對稱的困境。“趣村嶺北”共享社·幸福里契合實際需求,建立共享農機服務部,通過現代化耕作設備共用共享,深入推進農業機械化改革,在節約農戶成本的同時,也將大大提高勞動效率。并且,“手有訂單、種植不慌”,“山友e聯”黨建聯盟的“訂單農業”給農戶吃下一顆“定心丸”,讓農民收益穩定、干勁十足,實現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近年,泰順縣圍繞“廊氡茶石鳥”,抓好“文旅產業、林下經濟”等特色經濟,構建“三產融合、三農共進、三旅同行”發展格局,“趣村嶺北”未來鄉村“十大場景”正逐一落地實現,在此基礎上,深化黨建引領“共享社·幸福里”建設,深入探索多形式、多途徑的共建共享共富新模式,提升服務群眾功能,滿足各類群體需求,真正打造共同富裕基本單元。截至目前,泰順縣共在15個農業重點村設立“共享社·幸福里”共享農機服務部,將為農戶提供便捷性的助農服務。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