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瀟湘茶系列團體標準審定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蕭力爭、黃建安、肖文軍,湖南省茶葉研究所研究員粟本文、鄭紅發,湖南省茶葉品牌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尹鐘,湖南省標準化協會副秘書長黃艾娜等專家領導出席了會議。
本次審定組專家肖文軍、粟本文、鄭紅發、黃艾娜一致推選粟本文為審定組組長。本次審定的《瀟湘茶花茶級型坯》《瀟湘茶茉莉綠茶》《瀟湘茶茉莉綠茶加工技術規程》是根據《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下達2019年大湘西地區茶葉公共品牌建設及茶旅融合發展示范專項資金計劃的通知》(湘發改投資【2019】196號)文件,“瀟湘茉莉花茶系列標準––茶坯、茉莉綠茶、加工規程”的任務要求編制。由湖南農業大學、為湖南省茶葉品牌建設促進會、湖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湖南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瀟湘茶業有限公司、湖南湘豐茶業有限公司等單位負責起草工作。標準發布單位湖南省茶葉品牌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尹鐘研究員匯報了標準起草背景和過程等編制說明;標準第一起草人黃建安教授、蕭力爭教授分別向專家組匯報了技術指標的確定方法和標準文本內容。專家組對標準進行了逐條討論和審查,認為提供的技術資料完整,編寫格式符合規定;標準技術先進、可操作性強,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規定,達到國內同類標準的領先水平;肯定了標準的實施,有利于進一步規范瀟湘茉莉花茶的生產加工,實現瀟湘茉莉花茶的標準化生產,對穩定和提高我省茉莉花茶品質,促進茉莉花茶銷售和擴大出口,以及對我省茶產業提質增效、產品結構優化、茶農增產增收和品牌化發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建議修改完善后盡快發布實施。
2015年,為整合大湘西地區茶產業、茶品牌,逐步解決湖南茶葉品牌多、亂、弱的現象,實現武陵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計劃,省發改委聯合省農業委發布了《關于加快大湘西地區茶葉公共品牌建設的實施方案》(湘發改西開〔2015〕803號)文件并推動成立了“湖南省大湘西茶產業促進會”,將“瀟湘”品牌作為統一區域品牌,推動大湘西地區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成為湖南千億茶產業的半壁板塊。為實行瀟湘茶的標準化生產、提升瀟湘茶產品品質、保證其質量安全,共同做大做強瀟湘茶品牌,在會長劉仲華院士的帶領下,蕭力爭教授、黃建安教授、包小村研究員、尹鐘研究員等專家積極參與,促進會于2018年制訂和發布了《瀟湘茶古丈毛尖》等10個瀟湘茶系列團體標準,并制作下發了相應的實物樣標準。對促進大湘西地區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產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舉措。
茉莉花茶屬再加工茶類,以綠茶為原料,經過綠茶與茉莉鮮花按照特殊的加工工藝熏制而成,是國內茶葉市場和出口貿易的主銷茶類之一。是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最大的消費茶類,也是深受年輕群體和女性群體喜愛的健康時尚茶類。我國現年產花茶10-12萬噸,產業規模在250-300億元。湖南曾是我國茉莉花茶的核心產區,茉莉花茶加工技術研究一直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上世紀90年代中期是湖南花茶產業鼎盛時期,有生產規模的花茶企業達40多個。猴王花茶曾是中國花茶第一品牌,湘派花茶在中國北方市場獨領風騷。但是,隨著茶坯和鮮花逐年提價,曾經享譽國內的湖南花茶生產企業不堪重負,茉莉花茶生產與銷售一度滑坡。
為此,啟動瀟湘牌茉莉花茶產業振興活動,以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為動力重振湖南茉莉花茶產業,實施創新驅動、標準引領的瀟湘茉莉花茶品牌發展戰略,重振湖南花茶的王者風范迫在眉睫。促進會會員企業中,湖南中茶、湘茶集團、瀟湘茶業、隆平茶業、湘豐茶業、怡清源茶業、干發茶業等10多家龍頭企業已經啟動茉莉花茶的加工與銷售,市場前景看好。目前,瀟湘茉莉花茶還沒有相關標準。研究制定《瀟湘茶花茶級型坯》《瀟湘茶茉莉綠茶》《瀟湘茶茉莉綠茶加工技術規程》團體標準,有利于進一步規范瀟湘茉莉花茶的生產加工,實現瀟湘茉莉花茶的標準化生產,對穩定和提高我省茉莉花茶品質,促進茉莉花茶銷售和擴大出口,以及對我省茶產業提質增效、產品結構優化、茶農增產增收和品牌化發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來源:瀟湘茶,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