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宜昌市的綠色產業,茶產業一直是宜昌市的發展重點。宜昌市副市長王國斌日前在接受《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采訪時強調,將經過幾年努力,宜昌市茶區建成全國標準化和機械化高效生態茶園示范基地、中國茶產業加工高新技術集成基地、茶機制造基地、三峽地區茶文化和茶旅游觀光勝地、三峽地區良種繁育基地。把宜昌市建設成為湖北第一、中國一流的茶葉強市。就宜昌市茶產業發展的相關問題,王國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您能不能介紹一下宜昌市近10年來,茶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
王國斌:一是市委、市政府通過科學論證,把茶葉作為宜昌農業六大特色產業之一,重點支持優先發展。二是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捆綁涉農項目資金,建設茶葉板塊基地,使基地規模快速擴大。三是整合加工企業,引進自動化、清潔化茶葉加工生產線,推進茶葉標準化生產,使茶葉加工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四是開展品牌創建,打造宜昌茶葉精品品牌,大大增強了茶葉企業品牌意識、質量意識;五是開發茶葉新產品,拓展茶葉新市場。隨著烏龍茶、高檔紅茶、黑茶、松香茶、茶飲料、茶食品等新產品的開發,宜昌茶葉國內銷售網絡不斷完善。六是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十二五”農業發展規劃,把打造茶葉百億產業作為子規劃下發,將進一步推動宜昌茶產業可持續發展。
10年來,宜昌茶葉基地面積由20萬畝擴大到現在的80萬畝,產量由9800噸提高到現在的4.55萬噸;全市有6家茶企評為中國茶葉百強企業;茶農畝平鮮葉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使茶葉成為山區茶農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三峽國際旅游茶城、蕭氏集團、湖北采花茶葉公司等三家企業成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采花毛尖和蕭氏茗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夷陵區、宜都市、五峰縣被農業部評為茶葉標準化生產示范縣。
記者:現在宜昌市茶產業發展的現狀和規模怎樣?
王國斌:目前,宜昌市茶葉基地面積達到80萬畝,產量4.55萬噸,茶業綜合產值超過50億元。全市主要以綠茶生產為主,紅茶、黃茶生產為輔,五峰、夷陵等8個縣(市、區)均已形成較大規模生產。近60萬人從事茶產業活動,茶產業已逐步成為我市最具成長性特色產業和區域性主導產業。茶葉標準化生產全面推進,五峰、夷陵、宜都被農業部列入全國標準茶園建設示范區,目前全市已建成標準茶園22萬畝。中國茶葉資深專家陳宗懋院士說,宜昌茶葉標準化生產和現代化加工走在全國的前列。可以說宜昌茶葉產業目前在全國有影響,在全省是先進。
記者:請再具體介紹一下宜昌市著名茶企品牌建設和規模情況?
王國斌:采花毛尖獲中國馳名商標、中南海特供茶、湖北茗茶第一品牌稱號,蕭氏茗茶、蕭凈尖榮獲中國馳名商標,鄧村綠茶、宜紅茶、千珠碧、三品源獲省著名商標。萬和堂作為宜昌茶葉的一支新秀,把茶產品與茶文化緊密結合,顯示出較強的生機與活力。2011年全國第七屆茶業經濟年會上,宜昌蕭氏茶業集團公司、湖北采花茶葉公司、湖北鄧村綠茶集團、宜紅茶葉公司、龍峽茶葉公司、三品源茶葉公司6家茶葉企業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為“百強企業”,夷陵區、五峰縣被評為“全國重點產茶縣”,五峰縣被評為“十大生態產茶縣”,鄧村現代茶業專業合作社被評為“2011年度中國茶業十大專業合作社”。
記者:宜昌提出打造茶葉強市,政府推出了哪些具體政策和措施?
王國斌:一是狠抓標準園建設,提高茶產業抗御自然風險能力。全市要求每年新建和改造標準茶園7萬畝。標準園建設納入市政府百個重點項目考核督辦,市委督辦室每兩個月督辦一次建設進度,市政府安排100萬元資金實行以獎代補。
二是狠抓合作組織建設,推動標化措施落實。組織龍頭企業與標準園對接,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的管理模式,鼓勵龍頭企業參與標準園建設。每一標準果園都要有固定的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參與管理,發展訂單農業,實行標準化生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三是狠抓品牌建設,提高企業抗御市場風險能力。在采花毛尖、蕭氏茗茶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后,今年采花毛尖又榮獲“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隨著品牌知名度的提高,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企業效益不斷提高。在馳名品牌的帶領下,企業的品牌意識,質量意識明顯增強。
四是狠抓精深加工和新產品開發,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茶企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把依靠科技創新、發展精深加工和新產品開發作為突破口。蕭氏、采花科技園,開發茶多酚、茶飲料、茶食品,以及烏龍茶、高檔紅茶,使產品更加豐富。企業競爭力和實力,現已走在全國同行業前列。
記者:您對茶文化怎么理解?宜昌市的茶文化有何特點?
王國斌: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體現的是一定時期內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具體來說,茶文化不僅包括茶的發現、茶的歷史、茶的生產,還包括茶與風土人情、飲茶藝術、茶禮儀式等,更包括茶葉所蘊含的潔性不污、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質。茶文化是一種休閑文化,與休閑、旅游活動密切相關,同時喝茶有利身體健康。巴楚文化交融的宜昌,茶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土家特色鮮明。在宜昌,營造城市休閑環境,需要開發茶文化旅游資源。促進旅游縱深發展,開發茶文化是必要之舉。
記者:“十二五”期間宜昌茶產業的發展方向?
王國斌: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轉變茶業發展方式,以培育龍頭企業和開發茶葉深加工為重點,完善茶葉生產體系、現代化加工體系和市場營銷體系。提升種植加工水平、大力推進茶業機械化生產,把宜昌市建成全國著名的名優茶生產基地和茶葉綜合加工利用中心,打造百億元茶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