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的開幕式上,舞臺兩側陳設的一對別致的用胡桃核制成的特大藝術花瓶《中華之星》特別引人注目,吸引了眾多的中外客商。該花瓶高2.3米,直徑0.9米,用28萬個胡桃經十多道手工工藝而成。作品古樸典雅,渾然天成,極具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筆者就在這次博覽會上,認識并采訪了它的作者——胡桃雕塑藝術家張憲民先生。
2002年盛夏,張憲民先生赴陶都宜興考察陶藝,當他驅車來到陶業名鎮丁蜀鎮時,一下車就被各種各樣的紫砂壺所吸引。他參觀了著名的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宜興紫砂工藝廠、紫砂藝術研究所,拜訪了眾多的知名工作室和名家。在考察期間,宜興深厚的陶文化積淀和紫砂壺藝的博大精深,深深吸引著他,使他進入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他與紫砂一見鐘情,從此,愛紫砂如癡如醉,一發而不可收。就這樣,他從一個胡桃雕塑藝術家走上了紫砂藝術之路。
張憲民先生鐘愛紫砂藝術,刻苦攻讀壺藝理論,研究歷代陶瓷名著和名家壺藝作品,并向著名陶藝家錢菊萍學習壺藝,進而與她合作創制紫砂壺。經過兩年多的刻苦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使他在壺藝創制的道路上迎來了豐收的喜悅。他制作的紫砂竹編蟹簍壺,以舊時裝蟹的竹簍為作品題材,壺面竹篾錯落有致舒展自如,線條紋理清晰,制作工藝嚴謹。壺面和壺蓋中分別塑有石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壺嘴、壺把、壺“的”均以一竹段成型。壺體上經陶刻手法裝飾名人書畫,大大提高了蟹簍壺的藝術含量。該壺集實用性、觀賞性、藝術性于一體,也是紫砂壺藏家之理想藏品。該壺以精良的工藝、精美的裝飾和美觀大方的造型榮獲中國福建茶葉博覽會茶具大賽金獎。后由香港藏家李文先生收藏。
張憲民先生在紫砂藝術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今后的路程還很長,我們祝愿他在紫砂藝術新的領域里勇往直前,不斷創制出更多的新品和精品奉獻給人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