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茶迷由于引人入勝,自古以來,備受茶人和迷友們喜愛。迷,是古今盛行不衰的傳統文化;茶,是中國人的“國飲”。閑暇或工余,品茗猜謎,別有一番情趣。
“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綠有紅。”這是流傳于民間的一道生動有趣的茶迷。
賦體謎采用形象思維手法,謎面采用茶的特征、性質、功能等巧妙暗示謎底,常用擬人化的童話或歌謠形式,讀來朗朗上口,而且形象生動。如:“生在山里,死在鍋里,埋在灌里,活在杯里”;“命里苦心里更苦,清明節拋家別祖。太陽火里算逃過,到后來水災難過”;“孔明祭東南風,周宇設計用火攻。百萬雄兵推落水,赤壁江水都變紅”。這幾則賦體迷的謎底,說的便是幽默有趣的茶葉及其泡沏特征。在茶事中,茶壺是茶客們最喜愛,于是也就流傳下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茶壺迷,如“頸長嘴短肚子大,頭戴圓帽身披花”“一只無腳鴨,立著永不啼。喝水不吃米,客來把頭低”。此類賦體迷可謂是一種另類的休閑差點。
相傳,古代江南有座寺廟,住著一位嗜茶如命的和尚,與寺外一片食雜店的老板的迷友,平常喜好以謎會友。有一天晚上,老和尚茶癮、謎興齊發,就遣啞巴小徒穿上木屐,戴著草帽去找店老板取一物,店老板一看小和尚的裝束,心有靈犀一點通,速取茶葉一包叫他帶去。原來,這是一道活生生的“茶”迷,小和尚頭上戴草帽,暗合“艸”,腳下穿“木”屐為底,中間加上小和尚(“人”),組合起來不就是個“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