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白族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款待賓客的一種特殊的飲茶方式,這是對賓客的尊重與美好祝愿,它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一苦二甜三回味”,當中蘊含了人生哲理,極具地方特色。那么你知道白族三道茶的由來嗎?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相傳很久以前,在蒼山腳下住著一位手藝超群的老木匠,他收了一個徒弟。可這個徒弟跟他學了很多年,老木匠一直不肯讓他出師。有一天,他對徒弟說:“你作為一個木匠,只會雕刻,而不會砍樹鋸板,這手藝就不算學到家!”徒弟聽了十分的不服氣,就扛著鋸子和斧頭跟師傅上了蒼山。爬上山頂后,砍倒了一棵大麻栗樹,彈好線要鋸板時,徒弟就已經感到十分的勞累,口干舌躁。只好求師傅讓他到山溝里去喝點水。老木匠不準,只好繼續,可到了傍晚,還沒有鋸完板子,徒弟口渴難熬,便隨手在一旁的樹上抓了把鮮樹葉放進嘴里咀嚼, 苦澀得皺眉咂舌。師傅便問:“味道如何?”徒弟答道:“好苦!”這時師傅語重心長的說:“要想學好手藝,不先嘗點苦頭怎么行!”直到日落西山,板終于鋸好了,但徒弟已筋疲力盡。 這時,老木匠從兜里取出了一塊紅糖遞給徒弟,叫他含在嘴里,嚴肅的說:“這叫先苦后甜!”徒弟吃了糖后,感覺很甜,也沒那么渴了。老木匠又對徒弟語重心長地說:“先苦后甜,才嘗得出甜中之甜啊!”兩人便下山回家了,之后老木匠就讓徒弟出師了。出師前,他遞了一碗茶給徒弟喝,里面放上蜂蜜、花椒葉、樹葉等,讓徒弟喝下后便問道:“味道如何?”徒弟仔細品味后說:“有苦、有甜、還有點辣,真叫人回味無窮。”老木匠聽后,哈哈大笑道:“對了,一苦、二甜、三回味,學手藝和做人的道理都在這里面啊。”徒弟知道了師傅的良苦用心,日后格外的勤奮學藝,不久就成為了當地有名的木匠。此后,白族三道茶就流傳開來,成了晚輩學藝、求學時的一套禮俗。 以上就是關于白族三道茶的由來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今,三道茶的應用日益廣泛,成為了白族人民極具代表性的喜慶迎賓時的飲茶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