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市[Horse market] 宋、明、清三代在邊境開辟的與少數民族易馬處所。
唐朝未辟專門馬市,回紇等直接驅馬長安貨賣,在后期,稍有拖延,便有縱馬擾亂的情況。《宋史 食貨志 茶下》:宋初置互市于原(今寧夏固原縣)、渭(治今甘肅隴西縣東南)、德順(治今甘肅靜寧縣東)三郡,“以市蕃夷之馬。熙寧間,又置場于熙(熙州,治今甘肅臨洮縣)、河(河州,治今甘肅臨夏縣西南)。
南渡以來,文、黎、珍、敘、南平、長寧、階、和凡八場。……紹興二十四年(1154),復黎州及雅州、碉門、靈西砦易馬場”。明、清馬市也以西北為主,只有很少一度置于遼、晉和川、滇。如《明史 食貨志》:“馬市者,始永樂間。遼東設市三,二在開原,一在廣寧,各去城四十里。”遼東和后開的大同馬市,馬無良馬,數量也少,時開時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