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之佳以海馬宮為最,果瓦次之,初泡時其味尚澀,迨泡經兩三次其味轉香,故遠近爭購嘖嘖不置。”1925年《大定縣志》。
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當時貴州大定府有位姓簡名貴朝的人,在山東文登縣任知縣時,對茶葉頗感興趣,感到飲茶能提神,解除疲勞,當他回鄉葬父時,帶茶籽回大定即今大方縣海馬宮定居種植,加工成茶,飲之香氣濃郁,滋味醇厚甘甜,湯色似竹綠,命名“竹葉青”。
送大定府鑒嘗,深得官府好評,后逐一上送,直至朝廷,歲歲作為貢品。可見,海馬宮茶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已列為貢品,譽滿全國。
上一篇:洞庭碧螺春歷史和傳說
下一篇:云南藏銷茶的歷史
背北宋時期的飲茶歷史
武夷巖茶與臺灣烏龍茶的歷史淵源
普洱茶歷代大事記
武夷茶時代的發展
神農與茶的故事
信陽毛尖的品質特點和歷史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