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吧欧美-色吧五月婷婷-色吧亚洲欧美另类-色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茶文化 /  茶源茶史 /  點綴青山名寮

點綴青山名寮

林維迪

清朝同治末年,下塘村(今小北門外)村民李月樵在舊塘址里掘得南漢馬氏二十四娘的墓券(一說是在清朝咸豐六年,村民李承宗獲得墓券)。墓券者,“地府”的地契也。原來古人建墓,鄭重其事地把“文契”刻在石上,稱為券。憑這“券”向“地府”證明,某地永屬某人。李月樵得到墓券之后,便在今登峰路開設了一間茶店,名曰“寶漢茶寮”。“寶漢”,取意紀念南漢珍寶之意。據說早在六世紀時,我國的南北朝時代,已有喝茶的處所稱為茶寮。那時的茶寮是品茗清談之地,在這里既可以喝茶閑聊,又可以供來往旅客夜宿。它既是茶館又是旅館,是近代酒店的雛型。

寶漢茶寮則不設住宿,是一間既開茶市又有小炒小食的店鋪,是廣州早期的酒樓。但它無樓,廳堂以茅草為蓋,蓬門為飾,店周以竹籬圍之,曲徑迂回其間,徑旁為綠茵之草地,麗花點綴其中,店旁種以綠竹,雋茂之葉掩映于窗外,其設置為一間具有田園風味的小店。還把墓券陳設在寮內,以招徠茶客。

是時,郊游者往往在此駐足品茗,其中亦有不少騷人墨客慕名而來。寶漢茶寮地近觀音山(今稱越秀山),觀音山山麓有間“野水閑鶴館”,館主倪鴻是當時名士,因參觀墓券與李月樵結交為友,不但資助李某擴大營業,并為茶寮撰聯云:橋東橋西好楊柳;山北山南聞鷓鴣。

對聯不但寫了茶寮位置:橋東,指橫坑橋(今不存在),該橋在小北門外的東北處,跨城濠支流,為當時北郊入城要道;橋西,指狀元橋(今不存在)。白云山北麓有山脈名曰狀元山,橋因面對此山而得名。該橋為當時由小北門到豪賢街(今豪賢路)倉邊街(今倉邊路)等的必經之路。茶寮剛好在兩橋相望之中。山北,指白云山;山南,指觀音山,從而道出了茶寮處在小橋、流水、清山夾裹之懷抱,可見青青的楊柳在浪動,可聞幽幽的鷓鴣在啼鳴。這茶寮真個是優雅靜處,聲色盡賞的好去處,在此品茶,無異于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懷》的那種:“坐酌泠泠(ling清涼解)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情懷。

寶漢茶寮因此生意興隆,除其茶市盛名之外,飯市的白切雞、雞三味遠近聞名,還有郊外油菜、山根豆腐、沙河粉等亦頗為城市人賞識。所以,清朝鄧絢裳《羊城竹枝詞》云:寶漢名寮小北張,賓朋從此樂壺觴。肥魚大酒朝朝鮮,誰奠芳魂廿四娘。

近人陳之鼐先生一聯云:“商量白酒黃雞事;點綴青山紅樹家。”在這樣清雅幽美的環境中,商談世俗事,是會心平氣和的。后來,墓券為蘇義所得,于1976年捐獻給廣州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