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網資訊:又到春茶季,各地新茶陸續上市,有些消費者以喝新茶為樂,爭相購買明前茶、雨前茶。記者從醫院消化科了解到,有些茶客搶“鮮”喝綠茶、喝濃茶,結果引發消化道不適,輕者胃部感覺悶痛、大便溏稀,重者引發胃炎、胃潰瘍,甚至胃出血。近幾年來,在春茶下來之后,這兩家醫院都接診過因喝大量新茶導致胃出血的病例。
春茶好喝,且很少用農藥
所謂春茶,是指采摘越冬后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制成的茶葉。
春茶好喝,是因茶樹經歷一冬的積累,葉肉肥厚,營養物質豐富,芳香物質和維生素含量較高,所以茶湯滋味鮮爽,香氣強烈。另外,第一茬采摘的茶很少生蟲,因此很少用農藥。
老茶客喝春茶,又講究“明前茶”或“雨前茶”。然而,不同的茶區,春茶采制的時間也有早晚。在江南茶區、西南茶區,因氣候溫暖,在清明之前就有相當數量的新茶上市,這被稱為“明前茶”。然而,河南信陽毛尖的“明前茶”數量不多,因信陽地處江北茶區北緣,氣候相對較冷,清明之前茶葉產量極低,所以“明前茶”少,對于喜歡喝信陽毛尖的人來說,能喝到“雨前茶”就很不錯的了。
茶農經驗:新茶制好后,先放半月再喝
河南省中醫院牛學恩主任醫師介紹,從營養學角度來講,最新鮮的營養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春茶剛加工之后,多酚類物質、醇類物質、醛類物質,還沒有被充分氧化,對胃腸刺激較大,如果大量喝新茶,有可能出現腹瀉、腹脹等不良反應。
其實,茶農的生活經驗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信陽茶農在新茶制作好后,通常先不喝,要放半個月左右才喝。他們說,這樣喝茶不但不會強烈刺激腸胃,茶葉的香氣、滋味也更醇厚。實際上,放一段時間,就是讓茶內的酚類、醇類進一步氧化。
牛學恩主任醫師介紹,飲茶除了上述注意事項之外,還要結合自身的體質。他說,胃寒者,多有舌苔白膩、手腳涼、畏寒癥狀,此類體質的人,不宜多飲綠茶,適量喝紅茶更好。此類患者如果大量飲綠茶,可能會加重原有的胃炎、胃潰瘍病情。
新茶、陳茶,不同茶類各有講究
不同茶類,茶葉存放的時間其實不同,所以,說新茶、陳茶,要具體看是哪一種茶。
綠茶存放半個月,仍是新茶,而且是好喝的新茶。國家規定,綠茶的保質期是18個月。通常,隔年的綠茶就算陳茶了,尤其是在沒有冷凍的條件下,存放兩個月的綠茶就變成陳茶了。
可是,對于其他茶類就不是這樣了。普洱茶、黑茶,陳化的反而好一些,如果保存方法得當,保質期可達10-20年;又如武夷巖茶,隔年陳茶反而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再如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磚茶、廣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當,不僅不會變質,反而能提高茶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