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方]黃柏10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地骨皮10克,樗根皮10克,綠茶5克。 [功效]滋陰清熱調經。適于陰虛血熱型經期延長:量少色紅質稠,咽干口燥,或見手心灼熱,舌紅而少津,舌苔少或無等。 [用法]前5味
[組方]烏賊骨10克,當歸10克,黨參10克,黃芪15克,升麻5克,花茶5克。 [功效]益氣攝血。適于氣不攝血型經期延長:量少,色淡,質清稀,伴神疲乏力,或頭暈眼花等,舌淡,苔薄白等。 [用法]將烏賊骨加水約5
[組方]當歸10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玄胡10克,枳殼10克,花茶6克。 [功效]行氣活血調經。適于氣血瘀滯型痛經: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或伴乳脅脹痛,經行量少不暢,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減,舌質紫黯等。
[組方]小茴香6克,干姜6克,茯苓10克,當歸10克,玄胡15克,紅茶5克。 [功效]溫經化濕解凝。適于寒濕凝滯型痛經:經行小腹疼痛,得熱則舒,經量少,色紫黯有塊,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長,舌苔白等。 [用法]前
[原料] 柳枝2克,茶葉適量。 [制作] 將柳枝研細末,加茶葉適量,泡湯。 [用法] 代茶飲用。 [功效] 除濕,祛風,逐寒。適用于濕痹。多因風寒濕邪侵襲關節、經絡,致四肢重著、肌膚頑麻、關節疼痛、痛有定
[原料] 枸骨葉500克,茶葉500克。 [制作] 上二味藥曬干,共研粗末,和勻,加入適量面粉糊作粘合劑,用模具制壓成方塊狀,每塊重約4克,烘干即可瓷罐密貯備用。又法:將枸骨葉與茶葉各等份,共研粗末,用濾泡紙袋
[原料] 細茶葉、槐子、核桃肉、芝麻各15克。 [制作] 上藥人罐內,加水2碗,熬至1碗。 [用法] 每日1劑,熱服。 [功效] 補腎壯骨,祛風止痛。適用于風濕性關節炎等。
[組成]益母草20克,炒玄胡15克。 [功用]活血通經止痛。 [主治]①痛經。②產后惡露不下,小腹疼痛。 [制法]上藥按比例加倍,共研末,用紗布袋分裝,每包20克。每次取1包,置保溫杯中,用沸水適量泡悶
[組成]薺菜花20克(或鮮菜全草30克),當歸10克。 [功用]和脾利水,和血止血。 [主治]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 [制法]上藥搗碎,置保溫瓶中,沖入沸水適量,泡悶15分鐘,代茶頻飲。每日1劑。 [宜忌]無
[組成]艾葉炭8克,干姜炭2克,炒阿膠珠“克,丹皮炭5克。 [功用]固澀止血。 [主治]月經過多,或崩漏不止。 [制法]先將阿膠珠泡開至稠液狀。其余三味搗碎用布包,置保溫瓶中,沖入沸水適量,泡悶15分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