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國人而言,茶是美味、是文化,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茶葉卻是屢次引發戰爭的導火索。究其原因,以茶制夷的思想,是中原王朝自唐宋以來的一貫思想,在明代被發揮到極致,清代不過承襲了這一治國思想。乾隆曾經三次對俄羅斯實行貿易制裁,采取外禁皮毛輸入,內禁茶葉輸出,使得俄羅斯至少損失了500萬盧布。
以茶制夷的共識,是建立在很廣泛的基礎上,研究中國對外關系的美國人馬士在《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中,把這種流行思想再次描述了一遍:“在中國人心目中一直存在這樣一種看法,認為茶葉和大黃對于西方都是必需的東西,而只有中國可以供給茶和大部分的大黃。”這一矛盾終于在資本主義萌芽初現的明朝開始顯現。明朝因茶打了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而晚清則因茶走向衰亡。
對于歷史而言,茶葉從來不是可以修身養性的好東西。
茶葉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被當成了戰略物資。在宋代,茶葉跟戰馬息息相關,這時中原王朝已經失去對北方草原和河套地區等養馬地區的控制,也就是說要想獲得戰馬,只能通過交換的方式與產馬地區的民族各取所需。
那么中原地區到底有什么東西,能引起少數民族的興趣呢?
著名的絲綢之路是中西方貿易的橋梁,在絲路上運輸的主要貨品絲綢、棉布、茶葉和瓷器都是中原地區的特產。茶葉,無疑比其他物品更適合承擔交換戰馬的功能。從生產的角度來看,出產茶葉的地方往往是丘陵地區,這些地方并不適合種植其他農作物。也就是說,中原文明要想擴大茶葉產量,根本不會擠占原有的糧食、棉花等作物的產能。更重要的是,茶葉是中原文明獨有的作物。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完全不適合茶葉的生長。于是,茶葉變成了中原王朝用來化解或控制北方游牧民族的武器。
明萬歷皇帝剛剛登基,首輔張居正以萬歷皇帝的名義發出了一份詔書,下令關閉邊境貿易。當時的茶葉貿易為官方壟斷,官方所制定的交易價格太高,于是民間私茶、黑茶興起。首輔張居正上任后決意打擊民間走私,于是出臺了暫停茶葉邊貿的詔書。明王朝的本意是希望在關閉邊貿茶市的同時嚴查販茶私商和懲辦違法官員。然而這些嚴厲的措施,卻導致邊貿茶葉供給完全斷絕。
北方的蒙古及女真各部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中,紛紛上書要求明王朝馬上重開邊境茶葉貿易。然而得到的回復卻是:不。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終于爆發,這場仗打了三年,戰爭沒有勝利者,蒙古各部死傷慘重,明軍雖然最后守住了清河堡,但是主將裴成祖戰死,軍民傷亡不計其數……
這種因為茶葉貿易中斷而挑起的戰爭在中國歷史上并不罕見。不同于其他地區的飲茶習慣,飲茶在北方民族是一種生理需求。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飲食多是牛羊肉、奶等燥熱、油膩、不易消化之物,而茶葉富含維生素、單寧酸、茶堿等,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營養成分,可以從中得以補充。茶中大量的芳香油還可以溶解動物脂肪、降低膽固醇、加強血管壁韌性。茶葉的功能恰好彌補了游牧民族飲食結構中缺少的環節。
因此,中原民族作為生活調劑品的茶葉,對于北方的少數民族就像糧食和鹽巴一樣,成為生活必需品。卡斷了茶葉的供應,幾乎能斷絕少數民族的生命之源。
在1840年鴉片戰爭前后,茶葉不僅是晚清行走世界的通行證,也是全球化貿易最徹底的物資。正是茶葉這樣的硬通貨,才讓晚清得以立足世界,吸引全球的貿易者。
東印度公司通過壟斷中國的茶葉生意,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英國的代名詞。在1718年,茶葉已經取代生絲、絹織物,占到東印度公司從中國輸出產品的首位。茶葉貿易不但關乎東印度公司的生命,而且對英國財政收入也至關重要。從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葉貿易中的獲利都在100萬英鎊以上,占其商業總利潤的90%,提供了英國國庫全部收入的10%。
在云南大學茶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重林看來,鴉片戰爭就經濟意義來看無疑是場茶葉戰爭,最初的問題是由于茶葉輸入英國產生的貿易逆差引起的,為了扭轉這種逆差,英國才向中國輸出鴉片,茶是因,鴉片是果。鴉片輸入導致中國白銀大量流出,為了銀子,才有禁煙運動。茶、銀、鴉片的循環最終引發了鴉片戰爭。
周重林認為,晚清的衰落,不在其閉關鎖國,也不在其不思進取,而是在于茶葉文明的衰落,中國經濟衰落的同時,正是英國在印度茶葉的幫助下崛起之時。
從1867年到1894年,即便英國人大量輸入鴉片,中國茶葉的出口額也能與進口額平衡。茶葉價格完全由中國決定。
但隨著英國人開始在印度進行茶樹種植試驗的成功,茶葉不再是中國獨有之物,無形的茶葉長城也便頃刻間轟然倒塌。隨后日本茶在國際市場抬頭,并返銷中國的時候,中國喪失了貿易以及茶葉的話語權,徹底淪為看客……
人類學家艾倫麥克法蘭在《綠色黃金》中認為,茶葉創造了英國,并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他認為英國工業革命的起源,與茶葉有莫大關系。
18世紀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地區即中國、英國和日本,同時也是茶文化得到最好弘揚和發展的地區。他的立論就是茶水消滅了細菌,英國全民飲茶的時代,正是18、19世紀,剛好是工業革命開始,人口膨脹,聚集居住,容易引發各種傳播性疾病,但英國從18世紀中葉開始,許多疾病開始減少或消失,這都歸功于英國人的飲茶習慣。另外,下午茶點與茶會,更促成英國人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觀和文化意識。法國史學家布羅代爾認為,加了茶葉的熱水是文明進步的標志。